上来再啰嗦下本系列文章的背景:前段时间有朋友留言希望讲下箱变或成套通风散热如何计算?实际要想搞清楚通风散热的计算,公式计算是其一,还需要对于风机及防尘网有一定了解才能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而不是停留在公式阶段,如果你仅仅计算了不去试验或者观察实际产品的表现是否与你的计算一致,那就是脱离了实践,而此种计算或理论基本意义不大,甚至会误导很多工程人员。
包括我本系列要讲的,可能真的是你设身处地的研究过通风散热,处理过实际问题,你才能理解我要讲的有多重要!那么本系列文章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先讲解风机,风机是通风散热的关键,有一些参数和曲线还是需要理解透彻,所以第一部分能写多篇文章;第二部分是了解防尘网的选择。
有了以上两部分基础,第三部分讲通风散热就能更好的理解。
上篇文章分享了电力常见风机的分类及简介、风速。
本篇文章分享我们使用风机最关键的参数:风量,实际很多设计人员对于风量等参数理解还是太粗糙了,只会根据厂家样本使用,不去关注样本参数到实际产品中会收到哪些情况的影响导致参数偏差。
下面以某厂家的参数列表(很多厂家的样本的风机参数提供不全,选型时注意要全)为例,分析风机参数中我们电力人陌生或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参数:本篇文章讲风量。
1. 风量单位时间内流过风机的气体容积的量,又称流量。
常用Q来表示,常用单位是;m³/s、m³/min、m³/h。
风机的流量可以用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来表示,我们平常默认的是体积流量,有时候也用到质量流量:即单位时间内流过风机的气体质量,质量流量(Qm)的单位是kg/s,这个时候需要考虑风机进口的气体密度,与气体成份、当地大气压、气体温度、进口压力都有密切影响,需经换算才能得到习惯的“风量”。
一般风机体积流量的计算用风机出风口面积A与风机出风口处的风速来计算表示为:Q=A×V,质量流量Qm =ρQv。
其中ρ为气体的密度,kg/m3。
还要注意,体积流量指的是一定状态下的气体流量。
由于风机的进口和出口气体状态不一样,因此风机的进口体积流量与出口体积流量也是不同的。
通常,风机的流量指的是风机的进口体积流量。
体积流量与温度、压力的换算关系如下,物理课程中的内容:式中:P1、P2:气体的绝对压力T1、T2:气体的热力学温度2. 风量的影响因素除了上面说的出风口面积与风速,还有其他方面:首先是风机的叶轮形状、尺寸、叶片数量、叶片角度等结构参数会影响风量;其次,在一定范围内,风压的增加会使风量有所减少。
这是因为当风压增大时,空气在管道或系统中的流动阻力也会增加,从而限制了风量的增加。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风机的体积流量与密度有关,密度与气体的状态(温度、压力等)有关,还与海拔有关,空气密度会随着温度、压力和海拔等的变化而变化。
在相同的风机运行条件下,空气密度越大,风量就越大。
好了,本篇文章同样只写了一个参数,下篇文章关于风压同样是最少写一篇文章,其与风速、风量是风机的三个关键参数。
下篇文章我们继续,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