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Ba349在德意志博物馆的复制品巴赫姆Ba349“蝰蛇”。
纳粹德国时期凭借异常发达的军工科技树造起武器都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1944年二战末期,德军本土防空承受了巨大压力,而正是在这种严苛的环境下,德国人研发出了人类史上第一款垂直起飞飞机——巴赫姆Ba349火箭动力截击机。
图、Ba349在史密森学会的藏品区1943年德国空军在和盟军的对决中逐渐落入下风,这就需要德军另辟蹊径才有希望逆转局势。
于是德国人开始各种奇思怪想的项目,其中埃里希·巴赫姆提出了“Natter”Fi 166概念项目。
当Natter发射后,它能通过自动驾驶仪引导至盟军轰炸机附近,完成攻击任务后,再由降落伞进行回收。
海因里希·希姆莱对巴赫姆的项目很感兴趣,并表示予以全力支持。
人类首个垂直起飞起飞以悲剧告终1945年3月1日,试飞员洛萨西伯驾驶着巴赫姆Ba349进行首次载人垂直起飞。
但是Ba349发射55秒,飞行约7公里后失控,并很快以高速坠地,降落伞也并未奏效,经验丰富的试飞员也悲惨丧命。
根据推测Ba349的平均速度达到800公里/小时,更有科学家预测,当Ba349在下降期开启发动机,其速度能突声速。
图、Ba349发射台遗址巴赫姆Ba349依靠发射架实现垂直起飞,经过短时滞空作战后,机身解体,再由降落伞回收发动机。
根据德国人的计划,Ba349应用后可以消除战斗机对机场的依赖。
它起飞后由自动驾驶仪控制,飞行员主要将飞机瞄准敌人。
最后飞行员和火箭发动机通过降落伞着陆。
虽然从技术角度看Ba349很简陋,距离实用的垂直起降差很多,但是它还是让人类固定翼战斗机迈入了垂直起降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