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十天(10月12日至21日),我国天气舞台热闹非凡,降水与气温的显著变化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据气象部门最新数据显示,华北西部、黄淮北部及东部、江淮、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西部等地普遍迎来了较为丰沛的雨水,累计降水量普遍达到40至70毫米,局部地区更是突破了100毫米大关,相比常年同期,这些地区的降水量偏多1至2倍,为干渴的土地带来了久违的滋润。
与此同时,全国大部地区的气温也呈现出偏高态势,特别是西北、黄淮东部、江淮、江南、华南等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高出2至3℃,仿佛提前感受到了初冬的温暖。
然而,这份温暖背后,也暗藏着天气变化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未来十天:东南部沿海风雨交加,北方气温回暖展望未来十天(10月22日至31日),我国的天气格局将再次发生显著变化。
江淮、江南东部、华南南部以及台湾岛、云南西北部、四川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将成为降水的主战场,累计降水量预计将达到40至120毫米,局部地区甚至可能达到150至300毫米,特别是台湾岛东部和海南岛东南部,局地降水量将超过惊人的400毫米,提醒相关部门和民众需提前做好防涝准备。
而东北地区东部和新疆西北部也将迎来一定的降水,累计降水量在20至40毫米之间,局部地区可能超过50毫米,虽然不及南方地区的猛烈,但对于缓解当地旱情、改善土壤墒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比之下,我国其余大部分地区则将面临降水偏少的情况,需关注干旱发展趋势。
气温方面,未来十天,西北地区、华北、东北地区及青藏高原将享受较常年同期偏高1至3℃的温暖时光,仿佛冬日里的一抹温情。
然而,华南西部地区的气温却将偏低1至2℃,提醒当地居民注意添衣保暖,防范感冒等疾病。
主要天气过程详解22-23日:一股冷空气继续其东进之旅,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一轮明显的降温过程。
东北地区、华北北部、黄淮东部、江淮等地将先后经历3至6℃的降温,局部地区降温幅度将超过8℃,寒意袭人。
同时,东北地区东部的部分地区还将迎来中到大雨,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局地甚至可能出现暴雨,随后吉林东部、黑龙江东部还将经历雨转雪或雨夹雪的天气变化,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局地更是可能出现暴雪或大暴雪,对当地交通、农业造成一定影响。
23-24日:新疆北部也将迎来降雪天气,小到中雪或雨夹雪覆盖北疆,阿勒泰山区更是将出现大到暴雪,给当地牧民和交通带来挑战。
与此同时,台湾岛大部也将迎来中到大雨,东部部分地区暴雨或大暴雨,需警惕城市内涝和地质灾害的发生。
23-27日: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受台风与冷空气共同影响的东南部沿海地区。
这一时期内,台湾以东洋面、台湾海峡、南海大部海域、华南沿海以及华东南部沿海地区将遭遇强烈的风雨侵袭,海上作业及沿海居民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未来十天我国天气形势复杂多变,既有降水偏多的湿润区域,也有气温偏高的温暖地带,更有东南部沿海的强风雨挑战。
公众应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确保安全度过这段多变的天气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