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拿捏!被西方掌握数十年的抽水发电机,中国东电一举拿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23   来源:风力发电   作者:风电网   浏览次数:80
核心提示: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还能借助现代科技的帮助,为家家户户送去电力。在水电工程方面,中国所掌握的水电技术一直名列前茅。其中,曾被称之为“中国奇迹”的三峡大坝水利工程放在世界水利工程名单里也不容小觑。中国在水利工程科技技术方面的进步,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对于许多曾被外国“卡脖子”的技术,中国不但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还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水电站如何发电?相信不少人对于水电站都有一个疑惑:奔流不息的水,如何转化成每家每户必备的电?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的落差产生的能量。人们都知道瀑布雄伟

   

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还能借助现代科技的帮助,为家家户户送去电力。
在水电工程方面,中国所掌握的水电技术一直名列前茅。
其中,曾被称之为“中国奇迹”的三峡大坝水利工程放在世界水利工程名单里也不容小觑。
中国在水利工程科技技术方面的进步,可以说是突飞猛进。
对于许多曾被外国“卡脖子”的技术,中国不但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还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水电站如何发电?相信不少人对于水电站都有一个疑惑:奔流不息的水,如何转化成每家每户必备的电?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的落差产生的能量。
人们都知道瀑布雄伟壮观,但基本上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这是因为瀑布因为水的落差产生的巨大能力是普通人所承受不住的。
孙悟空当初之所以能够成为美猴王,是因为它有金刚不坏之身,一般人类的肉体承受不住瀑布的巨大冲击,但人们却可以利用这个落差变为能够为自己所用的电力。
水电站的发电方式大致分为四种形式。
广为人知的三峡大坝水利工程是通过建造大坝进行发电,修建的大坝将大量的水储蓄起来,变成蓄势待发的重力。
随后通过其它水利设备的工作,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再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除此之外,水力发电还有其它3种方式。
川流式水力发电则与大坝发电大不相同,它对于水的储存并没有很大的需求。
尽管能够获得更干净的电力,但它并不稳定。
潮汐发电也是水力发电的一种,通过涨潮退潮之间的潮位高低落差,从而进行发电。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水力发电方式则是抽水蓄能发电,利用电力负荷对水量进行移动调整,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
在抽水蓄能发电中,中国做到了多项世界之最。
但由于起步晚,在追赶世界先进技术的路上,中国也付出了不小的努力。
西方掌握数十年的抽水发电机,中国东电拿捏住了。
在水电设备领域,抽水蓄能发电所用到的发电机组是行业内众所周知的“硬骨头”。
由于专业技术要求严苛,抽水蓄能机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水利明珠”。
因为时代技术限制的原因,先前中国对于抽水蓄能机组的需求,都是通过进口西方国家的抽水发电机满足需求。
但在技术上对西方国家有所依赖并不是好事,所以中国一直在加快脚步赶上西方水电设备的发展进程。
由于后发优势以及“打捆招标”的“三峡模式”,中国迅速攻破了不少抽水蓄能机组的技术难关。
对于抽水发电机的研发,工作人员们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成功让中国的抽水蓄能水利工程跻身世界前列。
中国对于抽水蓄能的发展不断加快,除了加强自身发展以外,也对国外进口的发电机进行了改造。
长沙的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是湖南目前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在运的抽水蓄能电站,它所采用的抽水蓄能机组全都来自于国外技术。
但自2010年投入使用以来,黑麋峰的抽水发电机组却一直存在着不少问题。
其中,有的问题关乎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黑麋峰抽水发电机组的“水土不服”问题,中国专家对此展开了大胆的改造。
经过东电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黑麋峰抽水发电机组被成功改造。
这次东方电机对于国外设备的“拿捏”大获成功,对于中国抽水发电的意义不言而喻,行业人员将其称之为“抽水蓄能技术国产化的里程碑”。
这一举动也代表着中国国产品牌已经掌握了成熟的抽水蓄能技术,打破了国外曾长达数十年的技术壁垒。
抽水蓄能机组的世界之最。
抽水蓄能作为目前全球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储能技术,各国都在不断努力争取突破。
世界上最早的抽水蓄能机组出现在瑞士,是建于1882年的奈特拉抽水蓄能电站。
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是美国巴斯县电站的抽水蓄能机组,其储存容量可以达到惊人的500MW。
中国虽起步晚,但起点高,在抽水蓄能发电也拿到了不少世界之最。
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江西洪屏电站和广东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并列上榜。
相信在水电行业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的抽水蓄能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
尽管在这一领域中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想要达到“提供坚实保障”的目标,行业人员们依旧任重道远。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