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科普】一文带你全面了解什么是电力储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23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海上风电   浏览次数:91
核心提示:如今,新能源的热潮如火如荼,但暴露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间歇性。光电有日夜问题,风电有天气问题,水电有枯水季问题。这些“靠天吃饭”的技术存在波动性,导致电力供需平衡难以保证。那解决方案是什么呢?(敲黑板)来到了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储能!所谓储能,主要指的是电能的存储,在光伏和风能充足时将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将能量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以此来解决光伏、风力发电的不可预测性。为什么要储能?“碳中和”是近年来全面热议的话题之一,也是市场的C位主题之一。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储能是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的

   

如今,新能源的热潮如火如荼,但暴露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那就是:间歇性。
光电有日夜问题,风电有天气问题,水电有枯水季问题。
这些“靠天吃饭”的技术存在波动性,导致电力供需平衡难以保证。
那解决方案是什么呢?(敲黑板)来到了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储能!所谓储能,主要指的是电能的存储,在光伏和风能充足时将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将能量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
以此来解决光伏、风力发电的不可预测性。
为什么要储能?“碳中和”是近年来全面热议的话题之一,也是市场的C位主题之一。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储能是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的关键支撑技术。
关于储能,咱们先来看一组大数据:据全球储能市场大数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显示:1、2022年,全球储能市场装机功率237.2 GW(吉瓦),其中抽水蓄能装机功率188.1 GW,占比79.3%;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45.7GW,占比19.3%。
2、同年,中国储能市场装机功率59.8 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5%。
抽水蓄能装机功率46.11 GW,占比77.1%;新型储能继续高速发展,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3.1GW/27.1GWh,功率规模年增长率达128%,能量规模年增长率达141%。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抽水储能和电化学储能(新型储能)是最为重要的两种储能方式,二者相辅相成,调峰储能,共同为储能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
1.2常见电力储能方式(重点在电池储能)储能分为热储能、电储能和氢储能等。
热储能是将热能储存在隔热容器的媒介中,适时实现热能直接利用或者热发电。
氢储能是指由电到氢的储能,方法是电解水制氢,也就是绿氢,可应用于氢燃料电池车中,在低碳甚至零碳的目标下,氢储能的技术发挥着重大作用。
但今天我们聊的重点是电储能。
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属于电储能。
常见的电储能的方式有:抽水蓄能。
在用电低峰期,把水抽存到高处的水库,用电高峰期放水发电。
抽水蓄能是目前技术最成熟、装机量最大、成本最低的储能技术。
但有个最大的局限是电站建设受限制,必须选在有丰富水源和高低落差的水库。
压缩空气储能。
利用电能将空气压缩至密闭空间,再利用被压缩空气推动汽轮机转换成电能。
优缺点和抽水储能接近,目前最新的复合式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不仅输入端包含风电、光伏、热、气等多种能源形式,而且输出端也可以做到冷、热、电联产的多样化输出。
飞轮储能。
利用高速旋转的飞轮将电能转换动能进行储存。
充电时电机带动飞轮运转,放电时,飞轮带动电机发电。
优点是效率高、瞬间功率大、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环境影响小,缺点是能量密度不高,释放时间短(几十秒),自放电率高。
电化学储能,指各种二次电池储能。
利用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转换进行电能存储和释放。
简单说就是把电存在化学电池中,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钠硫电池等。
再来看一组数据:截止2023年3月底,我国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所占比重超过25%,95%的装机份额来自锂电池。
无论什么技术风口,都会有惨烈的竞争。
现在全球抽水蓄能的装机增速已经开始逐年下降,而电化学储能在高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储能的核心需求在于价格、稳定性、循环寿命。
近5年,锂电池能量密度提高了1倍以上、循环寿命提高了2至3倍、应用成本下降超过60%。
可以说,未来电化学储能领域是锂电池的天下。
由电池储能掀起的又一波新能源浪潮很快就会来临。
好了,今天讲的有关储能的概念大家get到了吗?我们下期再见!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