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美国核管理委员会主席,物理学家贾茨科辞职。
他在美国计划新增建两座核反应堆的项目投票中投了反对票。
他认为,我们必须承认事故会发生,投入使用的核电站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事故也将无法避免。
也有科学家根据历史上十几起核事故的数据进行了预测,得出的结论是,以全球共443座反应堆这个数据来看,2036年将会再次发生堆芯熔毁事故。
而且这种事故一旦发生,其后果将是一场灾难。
但是我们也无法忽视这样的数据,比如核能发电效率高,无污染等。
放弃核能,这现实吗?《原子与灰烬》讲述了人类历史上六次严重的核事故。
这其中当然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灾难。
除此之外还包括1954年美国在比基尼环礁进行核试验时导致的辐射事故;1957年苏联在克什姆特地区建立的核工厂废料罐爆炸;1957年英国温茨凯尔反应堆事故和堆芯熔毁;1979年,三里岛核电站堆芯熔毁。
纵观这些事故,五十年代的三次事故可以说都是在核竞赛背景下催生的产物。
各国只想尽快拥有原子弹及更多核武器,但是对于核威力的破坏性及相关预防技术却没有足够的了解。
1954年美国在比基尼环礁进行核试验,他们发射了布拉沃氢弹后,其爆炸量却大大超出了预期。
这给居住在那里的马绍尔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一开始那里的人们竟然在无知的情况下在爆炸后降落的辐射量超高的“雪”里玩耍。
但是美国也并未对此做很好的善后工作。
1957年苏联在克什姆特地区建立了马亚克综合厂,他们被英雄主义洗脑,一个个野心膨胀,一心只想着核竞赛。
一开始核废料被直接排放到河里,可怜的居民们却仍然在饮用及使用河水。
后来终于安装了废料罐,没想到废料罐却因为过热而爆炸。
1957年的英国温茨凯尔反应堆事故和堆芯熔毁主要是因为英国当时从所谓的核同盟美国获得的知识非常零散,完全不成体系,而且很多都是滞后的。
在出现事故后英国方面才发现他们根据美国的经验安装的过滤器其实在将近两年前已经出现了问题,核泄漏早就开始了。
核能是必须加以妥善利用的,相关人员必须严格培训,工序必须严格监督,设备也必须按时检修,防微杜渐,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消灭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