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日媒:中国风电竞争力全球第一,已成光伏后具备支配地位的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23   来源:风电招聘   作者:风电网   浏览次数:54
核心提示:去年,在风力发电技术专利上,中国的在专利竞争力方面,首次超越丹麦,跃居世界首位。在这之前,欧洲最大的风力发电企业维斯塔斯,拥有全球最高的专利竞争力。中国的风电企业的进步,主要得益于通过削减成本的风力发电风车大型化来提高技术实力。目前,占据全球6成市场份额的中国风电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地位。这是中国在光伏发电领域取得全球支配地位之后,第二个新能源发电领域取得技术和成本的双重突破,由此,在不久的将来,欧美国家或将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保护本国的风电产业链的存在。图为中国风电企业金风科技在澳大利亚参与的风力发

   

去年,在风力发电技术专利上,中国的在专利竞争力方面,首次超越丹麦,跃居世界首位。
在这之前,欧洲最大的风力发电企业维斯塔斯,拥有全球最高的专利竞争力。
中国的风电企业的进步,主要得益于通过削减成本的风力发电风车大型化来提高技术实力。
目前,占据全球6成市场份额的中国风电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地位。
这是中国在光伏发电领域取得全球支配地位之后,第二个新能源发电领域取得技术和成本的双重突破,由此,在不久的将来,欧美国家或将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保护本国的风电产业链的存在。
图为中国风电企业金风科技在澳大利亚参与的风力发电设备风力发电机组,主要依靠风力带动旋转的叶片,用永磁铁和加速机来增加发电机的转速进行发电。
相对来说,海洋是风力发电更适合的建设场所,目前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的新建速度非常快。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风力发电在总发电量的占比,将从2022年的7%,提升到15%。
与太阳能夜间无法提供电力相比,风力发电虽然也存在风车停止旋转的情况,但是从稳定输出的角度上说,风电依然是新能源发电项目中,仅次于核能和水力发电的王牌项目。
尤其是在海洋风电和内陆风场的应用方面,几乎不存在停止发电的情况。
专利数据方面,2015年到2024年的十年间,全球公开的风电发电专利一共接近17万件。
而国际上通常将专利数量以及竞争对手的关注度,作为项目竞争力的评分标准进行排名对比。
2005年之后,中国在风电的申请专利数量上,超过德国和日本,位于世界第一的位置。
而且此后每年,风电的专利的申请数量几乎超过其他国家的十倍。
在长达十五年的追赶中,中国风力发电专利竞争力方面的数据,终于超过了丹麦,跃居世界第一的位置。
专利申请数量多寡,是一个国家对待一个项目研发投入重视程度的标杆。
专利申请数量越多,意味着未来的产品竞争力越高。
日本教授对于中国风电技术进步表示:中国企业此前,一直从风电研发更领先的欧洲厂商获取风力发电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
但是今天,中国风力发电设备的国产率已经超过了90%。
中国风力发电企业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风力发电风车的大型化上面。
从增加风力发电的输出功率上说,风车的大型化,意味着同等装机容量可以降低风车的数量,这意味着建设和维护费用的大幅降低。
中国计划到2025年,开发出全球最大的,发电功率22万亿瓦的风车。
2023年,全球所有新建风力发电装机总量的116吉瓦中,仅仅中国的风力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就占据了65%的市场份额。
而且中国境内装备的风力发电机组,绝大部分都由中国企业生产制造。
全球风电装机总量方面,中国占据过去全球风电总装机数量的40%,超过美国和欧洲的总和,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风力发电产业最大的市场。
目前,中国企业生产的风车竞争力在全球首屈一指。
根据美国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统计,去年后半年,中国企业生产的风力涡轮机每万亿瓦30万美元,相对中国企业竞争力较强的欧洲企业,生产同样的涡轮机,成本则高达90万美元。
是中国企业的3倍。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风力涡轮发电机装机总量比2022年增加了60%,装机总量高达3.6吉瓦。
中国风力发电已经成为光伏面板之后,第二个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在全球具备支配地位的产业链。
随着中国本土风电企业依靠巨大的国内市场,提高成本的竞争力之后,增加出口,占领全球风电市场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未来,欧美很可能向对待光伏和新能汽车一样,对中国风电表现出反对的局面。
从全产业链来说,风力发电黑心的涡轮机零部件数量超过2万个。
远比光伏面板更多。
这意味着,风电占据全球支配地位之后,相关产业链的拉动效应,要远远超过光伏面板。
面对中国风电企业的竞争力,欧美企业势必难以竞争,未来,欧美政府肯定会出台相关的产业保护政策,对中国的光伏产业说不!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