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杨亚特新作:飞歌南山 苗韵城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22   来源:风电招聘   作者:风电网   浏览次数:92
核心提示:作者简介:杨亚特,男,苗族,生于1982年7月,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现就职于广州赤那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管理咨询、员工培训、拓展训练、团建活动、党建活动、户外徒步旅行等活动策划与执行。杨亚特近照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旅行便是一次修炼!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有思悟的旅行才让人生变得圆满!2021年5月14日带着许多的期盼与内心的激动,领着十三名队友从广州出发苗乡城步,向梦中的南山大草原进军。历时2.5小时的高铁到达桂林北站,顺利转大巴前往南山风景名胜区,将近3小时的

   

作者简介:杨亚特,男,苗族,生于1982年7月,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
现就职于广州赤那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管理咨询、员工培训、拓展训练、团建活动、党建活动、户外徒步旅行等活动策划与执行。
杨亚特近照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旅行便是一次修炼!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有思悟的旅行才让人生变得圆满!2021年5月14日带着许多的期盼与内心的激动,领着十三名队友从广州出发苗乡城步,向梦中的南山大草原进军。
历时2.5小时的高铁到达桂林北站,顺利转大巴前往南山风景名胜区,将近3小时的山路没有想象中的曲折与颠簸,一不留神司机从龙胜的伟江乡进入城步境内,相当于从南山牧场的南面上山,虽没有感受到从五团镇上南山那百转千回的盘山公路的惊险与刺激,但却让一路阳光伴随我们上南山,真是老天不负有心人啊!据长年居住在南山大草原的人说,南山的天气是多变而不可捉摸的,往往在山脚是艳阳高照,山腰却大雾朦胧,山上更是天阴沉沉,又或者山脚是倾盆大雨,而山上却阳光明媚。
上南山能看到太阳的人非富即贵,看来我们的团友都是大富大贵之人啊!虽为笑称,但阳光明媚的天气对于上南山来说太重要了,只有艳阳高照的天气,南山大草原上才能看见蓝天白云,呈现碧草幽幽牛羊成群的景象,我们才能一睹大草原的真面貌。
大巴车随着山间小路慢慢爬升,“哇,快看,奶牛!”团友中有人发出惊呼,车内瞬间沸腾,大伙纷纷举起手机用镜头对准车外黑白相间的奶牛拍个不停。
大家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眼睛不自觉地往车窗外瞄去,当翻越了最后一个山头后一切豁然开朗,南山大草原的面纱终于被揭开,蓝天白云下,绿油油的山包,一个接着一个连绵起伏,放眼望去看不到边际。
当大巴车一停下,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跳下车,不顾一切的一头扎进了南山大草原的绿色怀抱,贪婪地享受着大自然母亲的抚摸。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茅坪湖,宽阔的湖面上一阵凉风吹来,碧绿的湖水掀起无数涟漪,茅坪湖呈狭长形,四面环山,站在旧风雨桥头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山青水绿,令人心旷神怡,瞬间把世间的一切纷扰抛到九霄云外,只想静静呆立风中,放空一切,放飞思绪。
如果您感觉到生活太繁琐,请您一定要来南山大草原,因为这里能让你变得安静简单;如果您感觉到工作赋予了太多责任时,请您一定到茅坪湖走走,因为这里能让您自由呼吸!在茅坪湖风雨桥西面的山腰处,一块人头高的花岗岩上一棵岩梨子树正迎风摇曳,它以石为盆,以树为景,破石而生,不经雕饰,却宛若天成,这就是天然盆景园区。
这样的天然盆景在茅坪湖周边的山头共有108棵,与茅坪湖的湖光山色相互映衬,互为依托,两者浑然一体,向世人展示着草原山水风光的魅力,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细看天然盆景园中的岩梨子树,树木低矮,树冠均朝一个方向倾斜生长,轻折树枝可以感受到坚硬而有韧性,不难发现这就是南山特殊的高寒天气和大风造就的,面对破石而生的岩梨子树,不由得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没有土壤也要破石而出,面对无数次的大风的摧残也绝不低头,依然挺直脊梁傲然挺立,面对严寒绝不屈服,可以慢慢生长,但绝不停止成长,假以时日终将长成参天大树!假如哪一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不公,请一定到南山看看天然盆景,必将收获岩梨子树的精神,让我们活得有尊严,活得有韧性,活得更出彩!南山的天气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刚刚还艳阳高照,突然就飘来几朵乌云,淅淅沥沥地还下着几滴雨,气温也骤降,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美景的留恋,团友们依依不舍的钻进大巴车内向南山风电场观景台出发。
车行至半路,天气又顽皮了,乌云飘散,太阳公公出来了,撒下一路阳光,蓝天白云扑面而来,碧绿的草原向大家招手,连我们的司机也被这大美草原风景吸引,立即停车熄火,大家蜂拥而出,手机、相机,长枪短炮,顾不得地上的牛粪,摆弄着各种造型,妄图把青草,奶牛、阳光、白云、蓝天和远山上的风车定格在这一刻。
走走拍拍中终于来到风电场观景处,此时已近下午6点,傍晚时分南山大草原更有别样风景。
一跳下车,“哇,好大风呀!”“哇,我要被吹跑啦!”“哇,我的头发被吹乱了,淑女形象都没了呀!”“哇哇,好凉爽啊!在大家的七嘴八舌中,身着短袖的团友们纷纷从行囊中找出风衣长袖穿上,顶着凉爽大风跳跃在南山之巅!如果说茅坪湖呈现的景色是开胃小菜,那风电场观景台呈现的景色一定是山珍海味了。
高达100多米的风电柱高耸入云,可望而不可及,只可仰视,巨大的风电叶片有规律地“缓慢”转动着,零距离接触才知道科技的力量是多么强大,今天的中国是多么的繁荣昌盛!远远望去,一个个山包上都矗立着一座座的风电柱,好似一个个哨兵在守望着远山,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站在山顶,终于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气概。
时值傍晚,天色渐暗,远眺西方,墨绿色的山包后层次分明的远山显现身影,天空中青黛色的云朵密布,在远山与天空的交界处悬挂着一线红色霞光。
在这广袤的草原上,山天相接处的一抹霞光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弦,尽管身处黑暗,只要心中拥有一缕霞光,必将走向一路阳光!此情此景,大家顾不得大风吹乱了头发,立马用相机记录下这难得的奇异景象,生怕这样的美景会从指缝中悄悄溜走。
正当众人沉醉于美景时,南山顶的风却越发的大起来,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芬芳,还夹杂着丝丝湿气,头发被吹得凌乱,我们的心也跟着一起放飞了,团友们相互约好一起高高跳起来,由一人负责拍照,抓拍大家高高跃起的瞬间。
此时此刻在南山之巅,没有老幼之分,没有男女之别,只有一群对生活充满向往的活力少年在尽情呼喊,尽兴玩耍,尽力释放,孩童般的跳呀,笑呀,更有甚者跳到沟里去的,笑着摔倒在草地上的,被风吹跑偏的,走着六亲不认的步子全然不管不顾了,俨然沉醉于这大南山青草的芬芳与泥土的气息,脸上写满了孩子沉睡于母亲怀抱中的幸福!如果您哪一天感觉被生活掏空,需要重新点燃激情的火光,请一定到南山大草原来,南山顶能让您尽情呐喊,尽情释放,激发您对生活的热情!进入南山大草原的第一个晚上,夜宿南山翼枫酒店,是当前南山最新,最豪华,规模最大的酒店,一顿地道的湘菜下肚后,纯正的香和辣伴随着苗乡米酒的酒精激发了大家对南山星空的期盼,一众团友外出酒店夜观天空,发现星星都躲起来了,内心似乎有些许失落。
酒店老板吉哥说,像这样的天气明天或许有日出可观赏,明早可带大家前往南山最佳看日出点观日出。
因看不到星空的些许失落马上又被南山观日出的兴奋所替代,南山初夏的日出时间大约会在凌晨的5点40分左右,为了能看到日出我们必需在凌晨4点半左右起床,大家带着满满的期盼,各自早早回房伴随大草原的芬芳入睡了。
睡梦中一直等待着叫我们起床看日出的电话铃声,可惜一直到早上8点都没有等到电话。
翌日清晨,吉哥回复说凌晨起床看了天空,今天没有日出,为了不影响大家休息就没打电话。
看来要想见到南山的日出,只能等下次了,为我们再一次上南山留了一个极好的理由。
早餐一碗地道的城步碱水面,榨菜肉丝的码子配上红油汤汁,香气四溢,令人胃口大开,再配上一杯纯正的手工鲜牛奶,奶香淳厚,鲜甜可口,有点乐不思蜀的意思了。
今天的目标是老山界红军长征路景区和南山大草原两处最佳观景地:高山红哨旧址、紫阳峰。
登临南山必须经过老山界,这是当年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艰险大山。
毛主席《长征》诗篇中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诗句,老山界就处于诗中所写五岭最高的越城岭北麓。
1934年12月4日,红一方面军从相邻的广西资源县车田乡进入城步境内。
分十一路经过城步,其中,主力部队约一万五千人从这里翻越南山,奔向通道,便有历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
陆定一当年从这里走过,日后便有了脍炙人口的名著《老山界》。
上世纪80年代初,老先生亲笔写信给当时的南山牧场,并题名“老山界”。
在老山界,山腰山脚都是苍苍莽莽的原始次森林,今天,在老山界森林里,沿着当年红军经过的线路修建了一段石砌游步道,走在古木参天的红军路上,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当成了红小鬼,心中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根据陆定一老前辈《老山界》一文的描述,当年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时候为了避开国民党军队的追击,是晚上点着火把行军的,火把呈“之”型从山脚连接到山顶,看上去蔚为壮观,走在悬崖峭壁上的山间小道上,背负行军背囊,还得照看扶助伤病的战友,稍有不慎掉下悬崖则粉身碎骨。
红军战士们面对黑暗与艰险,没有丝毫的退却,以顽强的斗志和战胜一切困难的意志,用血肉之躯在崇山峻岭之中为中国工农红军蹚出了一条生路。
成功翻越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山——老山界,标志着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锁,成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化被动为主动,是长征途中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点燃了红军战士走向胜利的希望!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遭遇生命中的灰暗时刻,如果有一天您或您的团队正在经历灰暗,请一定重走一次老山界红军长征路,汲取长征精神和红色力量,必将勇往直前,走向光明!高山红哨旧址原名南山国防防空哨所,座落于南山牧场西山山顶,建于1963年,为当时中南省区所建的海拔最高的哨所。
由营房、碉堡、操场兼篮球场(遗址)、地道、战壕五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456平方米。
1969年10月1日哨所代表周宜珍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哨所因此被中央军委誉为“高山红哨”。
四周环顾,八十里南山可尽收眼底。
紫阳峰景区是大南山草原风光的缩影,也是南山景区风光最美的地方之一。
紫阳峰海拔1856米,相传当年红军翻越老山界,在老山界时还云雾笼罩,一到今天的紫阳峰,便紫阳高照,云开雾散,便将此峰称作紫阳峰,这个名字一直保留到现在。
在紫阳峰放眼远望,八十里南山三分之一的景观映入眼帘,南山迢迢,草原悠悠,牧歌阵阵,奶香飘飘!“四面草山皆入眼,满目翠绿最赏心,莫道塞北风光好,南山高处胜祁连!”走进南山,是生态之旅,以气候、地貌、草场等独特景色独树一帜。
景区平均海拔1760米,最高海拔南山顶1994米,常年气温11℃,夏季最高气温28℃,是国内最大的高山苔地草原,中国第一牧场。
春有漫山遍野灿若云霞的杜鹃花海,夏有四十八溪,溪流潺潺,四十八坪,绿草茵茵,是凉凉爽爽的新世界。
秋风吹过,在大丫口、在紫阳峰、在高山红哨、在离天最近的草场看星星、听星语。
春赏杜鹃夏看草,秋观星星冬品雪。
这里是天上人间,是美得让人心碎的地方。
走进南山,是心愿之旅。
高山之巅,红尘之外,荡涤游子一身尘埃。
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闲庭信步“放马南山”,更可以祈福求寿,“寿比南山”!在大家对南山大草原意犹未尽之际,我们登车沿着盘山公路驱车前往雪峰山腹地的长安营乡。
长安营乡地处湘桂黔三省交汇处,自古为苗、侗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亦为三不管地带,相传在清朝统治年间,朝庭为了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定,加强朝庭对地方的统治,特别派遣八旗子弟驻守长安营,并设立宝庆二府,其意为实现该地区的长治久安,故对该地区取名为长安营。
清朝政府灭亡后,驻守在长安营的八旗子弟也留在了当地,所以至今长安营方言的口音中还保留着些许的京腔京韵呢。
长安营的第一站是岩寨村的民族大饭店,虽然叫民族大饭店,其实就是当地村民自家开的一个小饭店,店面不大,但老板和老板娘却很热情,一进他家的门就以苗家特有的油茶招待我们。
一个个精致的小碗中装着油炸得香喷喷的花生、阴米、玉米最、糍粑丸子、香菜等,再冲泡上专门制作的茶汤,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苗家特色油茶便出炉了。
连汤带仔轻撮一口,浓郁的茶香中带着一点咸和辣,细细咀嚼其中的花生、阴米等又特别香脆,这种特别的搭配,充分地调动了我们的味蕾,一碗下肚唇齿留香,同时醒脑提神。
按照苗俗请客人喝油茶,是尊贵的礼仪,只有尊贵的客人来了才请喝油茶。
喝油茶还有约定俗成的规矩,“一碗强盗,两碗贼,三碗四碗才是客”,在香气四溢的茶香味中团友们嘴上都没有闲着,纷纷都是两碗以上的喝了下去。
正当我们品尝着苗家油茶的时候,后厨的柴火灶上老板正有条不紊地忙活着,黄焖土鸡、苗家腊肉、本地小鱼仔、自家扣肉、本地青菜一一出炉,大家围坐在一起大口吃肉的同时大声称赞!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全团果然是广州吃货,竟然把小店的青菜全部吃光了!茶足饭饱后大家心满意足,不停地夸赞“这才是真正的苗家土菜!”。
如果您哪天嘴馋了请一定到城步来,到这大山沟的长安营来,做一回地道的苗民,吃一顿正宗的苗家土菜!长安营的美不仅仅只停留在美食,走进大寨我们才能感受到什么叫民俗之美,大寨是一个侗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原始村落,民族文化保存完好,民族建筑风格鲜明,自然风光秀美。
侗民依山势布局,合理地建上了木制的吊脚楼,民居吊脚翘檐,线条分明。
牌坊后的侗寨标志性建筑——侗寨鼓楼高高耸立在寨口广场,鼓楼塔檐下挂着八个红色大字“醉美城步 梦回长安”。
伟岸的六角鼓楼在整个侗寨中特别显眼,远远望去有如侗寨寨主在守护着这一方原始而纯朴的净土!与鼓楼遥遥相望的便是耸立在寨口崖畔上的那棵最高最大的古老杉树,林学专家考证,它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高龄了,应是东晋时代(公元317—420年)人工所栽,它胸径2.45米,胸围7.7米,冠幅28米,树高30米以上,是当之无愧的杉树王。
侗民自古就有爱树敬树的优良传统,相传过去寨子里的老人在敬树神的时候,焚烧纸钱不小心把这棵千年杉王树点着了。
大火烧起来整个寨子都被火光照得透亮,那时灭火条件有限,熊熊大火燃烧起来人力也无法与之抗衡,大火自动熄灭后整个树干都被烧成了中空,杉树王却依然屹立不倒。
也许是因为树神护佑,杉树王这几年又奇迹般地抽出新芽长出新叶,且还有枝繁叶茂的迹象!千年杉树王的劫后重生,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凤凰涅槃!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彩虹,经历过生死才能变得更加淡然!来到长安营上排梯田观景台,放眼望去三面灌满水的梯田一层一层地向山脚扩散,山脚的村落静静地呆立其中,偶尔一两户农家小院升起袅袅炊烟,一阵微风吹过,炊烟徐徐向半山的竹林飘去,惹得竹林发出一阵阵的淅沥声。
夕阳西下,一缕余辉透过云层洒落在田间,身处其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原来这就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向往的生活近在咫尺,适当的时候给心灵寻一处栖息之地,无需太多理由,只为找到最初的自己。
大巴车在雪峰山脉中的盘山公路上继续穿行,一会爬坡一会下坡,蜿蜒曲折中为近2小时的车程增添了不少乐趣,傍晚时分终于到达了苗俗文化重镇——丹口镇。
该镇的吊龙2010年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类似上海世博会湖南展馆开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等重大活动场合都能看到城步吊龙的身影,2013年7月14日正式成功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世界上最长的吊龙)。
据说今晚有大型的活动表演和吊龙表演,能否看到真正的龙腾盛世,我们拭目以待!晚餐安排在一个叫新铺里的苗家乐,这就是老苗王的家,苗家人热情好客,刚到门口4位身着盛装的苗家阿妹便唱起了苗歌,手里端着自家酿造的糯米酒,热情的邀请每一位客人喝一杯拦门酒,然后才邀请客人进家门。
原本略显疲惫的团友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给点燃了,可能是第一次真正进苗寨,羞涩中带着兴奋喝完拦门酒,赶紧又掏出手机为后面的团友拍照,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刻。
据了解拦门酒是独属于苗族的传统民俗,是苗族人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家门口摆上酒桌劝客喝酒的迎客礼节,这是一个相当隆重的礼节了,相当于藏族人们为客人献上哈达,若您有幸被苗族朋友们如此热情地迎接,那么您一定是他们最尊贵的客人了。
喝过了拦门酒后大家都进入到我们的包房,一条长桌上摆满了各式苗家土菜,有蕨粑、小山笋炒蛋、栗子豆腐、粉蒸肉、腊香肠等,哇,这就是苗家特有的长桌宴!只能说你们苗家人真会玩!一杯拦门酒下肚后此时酒精开始挥作用,大家热情高涨,相互招呼着享用美味土菜。
正当大家大赞土菜美味时,苗家的最高敬酒礼节到来了,只见新苗王带着4位苗家阿妹推门而入,阿妹手中都捧着一个带嘴的瓦钵,苗王手中抱着一个竹制的酒筒。
苗王站定,热情的跟大家打招呼:“各位来自广州的朋友晚上好!欢迎来到我们苗家用餐,你们不远千里来到我们这偏远落后的苗寨,是我们苗家人的荣幸,为了表达对您们的敬意,我们将用我们苗家人的最高敬酒礼仪——高山流水向各位尊贵的客人敬酒!接下来我们先从男士们开始,一位接一位的敬酒,您们看是先从哪一位开始好?”一众团友虽听说过高山流水却没有真正见识过,心里期盼着见识一下,却又担心自己不胜酒力,环顾四周期待有团友率先站出来打个样,正当大家还在相互等待的时候,只见我们的林总举手笑呵呵的说“我先来吧!”,“好!”大伙一片叫好,同时不由地鼓掌为林总的主动与担当鼓劲加油!苗家阿哥阿妹心领神会,其中一位阿妹端着瓷碗放在林总嘴前,第二位阿妹端着瓦钵放在略高于瓷碗的位置,钵嘴对着瓷碗作倒酒状,第三位阿妹同样端着瓦钵,钵嘴对着第二位阿妹手中的瓦钵,依次类推直到新苗王双手高高捧起酒筒往瓦钵中倒酒,倒酒的高度落差将近1米。
当香喷喷的糯米酒自酒筒口流出,白色的米酒由高往低一层一层往下流,阿哥阿妹齐唱祝酒歌,气氛好不热烈,林总喝得也很爽快。
按照苗家人的习惯,高山流水敬酒时,歌声不停酒水不停,寓示着苗家人对客人的敬意,一定要让客人吃好喝好,直到林总摆手示意够了阿哥阿妹们才停止了倒酒。
受林总的带动,不胜酒力的梅姐亦主动出击接受了高山流水的敬意,还有老婆的老龚在半推半就中也就从了,唐大师一上来就摆出一个摆手的动作意为“不要”,随后一喝感觉甜甜的还有这么多苗家阿妹伺候着,脸上的表情大大的写着两个字“享受”,心里美滋滋呢!俨然就是一幅当你无力反抗时,不如尽情享受的真实写照。
随着高山流水的推进,晚宴的氛围也推上了高潮,高山流水一层一层往下流的酒水,寓意着苗家人对客人的敬意有如巍巍之雪峰山脉情深意长。
苗家人接待贵客的礼节很是周到,如果您认为高山流水过后就算礼成,那您就错了。
随后苗王再次掏出一个宝贝,一个溜光的黑色牛角,爽朗一笑说“各位贵客,接下来我将拿出我自己的珍藏,用近70种苗药泡制的药酒,敬献牛角酒,因为药酒有限,只能为两位代表敬献,接下来我便一边唱山歌,一边走动,当歌声停在谁坐的位置,那我就向谁敬一盅牛角酒。
”“你这个药酒有什么功效呀?”有团友大声问道,只见苗王大嘴一咧,笑答:“我这个酒呀,是男人的加油站,是女人的美容院,男人喝了力量,女人喝了漂亮,如果男人和女人都喝了那就是较量了!”众人听罢一阵大笑,看不出来苗王还挺幽默。
苗王是个行动派,马上进入苗歌王子的状态,围着长桌边走边唱,大家都深深地被苗王的山歌所打动,不禁感叹苗家阿哥的多才多艺,在苗王的歌声中,苗王向两位团友代表敬献了两盅牛角酒。
牛角酒在苗家传统礼仪中是最最最高的礼仪,只有向最尊贵的客人才会敬献牛角酒!这又让我们对苗族人们的热情好客与质朴的情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苗王向我们展示了一项苗家的传统技艺木叶吹歌,所谓木叶吹歌就是用一片普通的树叶吹出优美的歌曲旋律,这就有点化腐朽为神奇的意思了。
在大家期盼与不可思议的眼神中,苗王随手摘了一片树叶吹了起来,整个房间响起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旋律,大家随即被带动起来,一起跟着大声唱起来。
在我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唱一首红歌送给党,这真是一段难忘的红色之旅呀!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了这一顿丰盛的晚宴,这何止是一顿晚宴,简直就是一场苗俗文化的盛宴!万家灯火时我们终于离开了大山,进入大家熟悉的城市号称一步之城的城步县城,小小的山城没有一线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却有小家碧玉般的俊俏与静美。
城南公园静卧巫水河中,园中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灯光璀璨,耸立在公园西面有如神圣的哨兵在守卫着这美丽的山城。
与纪念塔遥相呼应的是横跨在巫水河上的荣昌风雨桥,夜色中的风雨桥灯火通明,桥拱与廊檐被彩灯勾勒得清晰而漂亮,倒映河中,上下呼应,为山城夜景增添无限精彩。
山城不大,一条主干道贯穿南北,沿街建筑均为苗族风格的廊顶飞檐,在彩灯的照耀下构成了一幅独具苗家风情的山水画,这或许就是城步苗家人心中大美城步的样子!夜宿山城,安静与充足的负氧离子为大家提供了高质量的睡眠,一觉醒来神清气爽,一个个满血复活。
一大早我们便向着沙角洞银杉森林公园出发了。
银杉森林公园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北部的威溪乡、城塘村境内,距县城约90余公里,总面积达1620.8公顷,最高海拔1380米,银杉公园所处森林均属原始次森林,境内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古木参天,山水碧绿,林海浩瀚,原始森林密布,冬暖夏凉,自然生态保存良好,是一个动植物遗传的天然宝库。
银杉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主要是因为物以稀为贵,银杉属于第四纪冰川后残留的物种,距今已有300万年了,主要分布在湖南、广西和重庆等地区,全中国存活的大约还有1000多株,而我们今天要去的沙角洞银杉群落是目前中国现存的最大的银杉群落。
大家的期望值很高,银杉喜阴不喜阳,通常都喜欢在海拔在950米到1700米之间的常年大雾的山脊上生长,所以要见其真面目我们必须在原始次森林中不断的攀爬,大家相互鼓励着,虽然海拔在不断的爬升,却也没感觉到特别吃力,经过1.5小时的徒步,终于到达了山顶,见到了向往已久的第一株银杉。
大家兴奋不已,顾不上身体的疲倦,喘着大气冲上去抱着银杉合影。
有的团友还仔细地在银杉树下搜索,在落叶中寻找银杉的种子,发现一颗如获至宝,连忙掏出手机拍下来,又悻悻地把种子留下,虽然不舍但始终保持理性,因为我们都知道银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它的种子和树枝都是受保护的,我们可以参观但是不能攀折更不能带走。
“这只是第一株银杉,后面还有银杉群落,还有几十株呢!”随行的林管人员跟大家说道。
带着不舍我们继续在山脊上前行,爬上一个小山坡后,道路变得平坦,林间雾气很大,四周都是白茫茫的,除了眼前的参天古树能看得见,其他啥也看不清!“哇,这里有一棵!”“哇,造型好美呀!”前面的团友大声地呼叫着,我们终于进入了中国最大的银杉群落,一株株神态各异的银杉映入眼帘,在白雾中接受着我们的瞻仰。
它们的树干高大挺直,主枝平展,仪态刚健优美,整棵树像托塔天王的宝塔,屹立在山脊之上,树干布满鳞片,象苍松;而那青翠欲滴的针叶,又和杉树相似,这“似松非松,似杉非杉”的树,正是银杉的外貌特征。
疑视它那窄窄暗绿色的叶背,会发现两条长长耀眼的白线,当一阵山风吹过,可见满树银光闪闪,美不胜收,这便是银杉美名的由来。
据林业专家的统计我们脚下的山脊处共有58株古银杉,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银杉群落,面对这些历经了无数个世纪的风雨洗礼的英雄,心中有种莫名的伤感与悲壮,更多的是感动!人生短短的数十载,在古银杉300万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如沧海一粟,眨眼间已灰飞烟灭,一切归入尘土!不由想起岳飞的《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空悲切,白了少年头”不要太在乎人世间的功名与得失,珍惜当下,活在当下,努力活出存在的价值。
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是自然界的铁律,300万年是自然的选择,人生苦短亦非人力所为,长有长得恒久,短有短的精彩,正可谓“一花一世界, 一树一菩提”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三天的行程,身处群山包围的魅力苗乡,所有的人都变得特别纯粹,每个人的眼眸都特别干净。
一路欢歌笑语,惊喜不断,旅程虽然结束,修行却在继续!萦绕在耳边的只有:如果生活给您压力,请到南山大草原释放!如果您想清凉一夏,请到南山大草原避暑,全年平均温度不超过25度!如果周围让您不开心,请到南山国家公园“寻欢作乐”!如果舌尖让您乏“味”,请到苗乡刺激味蕾!如果人生让您失意,请到银杉公园寻找生命的真谛!推荐者简介族人才俊,真名陈建族,男,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散文诗学会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作品散见《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和《中国国家地理》《海军文艺》《广州文艺》杂志等报刊,并有作品入选《魅力水乡》《全国名镇·醉美东涌散文诗征文精品集》《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2018中国散文诗年选》《2019中国散文诗年选》《2020中国散文诗年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散文卷、诗歌卷)等作品集。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