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全球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出港:年均发电5400万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4   来源:节能风电   作者:风力发电机   浏览次数:47
核心提示:快科技8月1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全球瞩目的单体容量之最——漂浮式海上风电巨擘“明阳天成号”,在广州海事部门的精心护航与严密保障下,已安全穿越水域,顺利抵达珠江口,标志着其壮丽征程的又一里程碑。随后,该风电平台将扬帆启航,直指阳江海上风电场,进行其历史性的海上安装作业。“明阳天成号”的正式投运,预计年发电量将高达5400万千瓦时,这一庞大的能源供给足以满足3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不仅为千家万户点亮绿色生活的希望,更为我国海上风电领域向更大规模、更深海域的探索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与装备保障。此次浮

   

快科技8月1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全球瞩目的单体容量之最——漂浮式海上风电巨擘“明阳天成号”,在广州海事部门的精心护航与严密保障下,已安全穿越水域,顺利抵达珠江口,标志着其壮丽征程的又一里程碑。
随后,该风电平台将扬帆启航,直指阳江海上风电场,进行其历史性的海上安装作业。
“明阳天成号”的正式投运,预计年发电量将高达5400万千瓦时,这一庞大的能源供给足以满足3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不仅为千家万户点亮绿色生活的希望,更为我国海上风电领域向更大规模、更深海域的探索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与装备保障。
此次浮式风电平台整机的拖航出港,在广州港历史上尚属首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未知。
鉴于其庞大的受风面积,船组编队在拖航过程中遭遇操纵性受限的难题,加之复杂多变的风流影响,极易引发偏荡风险,为整个拖航过程增添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面对重重挑战,项目团队展现出卓越的前瞻性与协作精神,携手武汉理工大学、广州引航站等顶尖机构,共同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前期安全研究工作。
他们充分利用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进行了多轮浮式风机拖带操纵的仿真模拟试验,通过对航道条件的精准分析、拖带方案的反复优化、拖轮配置的科学配置以及拖带操作技术的精细打磨,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整机拖航出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明阳天成号”以其219米高的巍峨叶轮、369米的空中最大宽度以及约12250吨的庞大排水量,不仅彰显了我国在漂浮式风电平台自主研发领域的卓越成就,更以全球首创的双风轮、双主机设计,以及独特的“V”字形塔筒排列方式,引领了海上风电技术的新风尚。
这一平台总容量高达16.6兆瓦,具备在水深35米以上的全球广阔海域作业的能力,其诞生与投运,无疑将为全球海上风电产业带来新的变革与机遇。
“明阳天成号”是全球首台在一个浮式基础上安装两座塔筒的海上风电平台,总容量达到16.6兆瓦,可应用于水深35米以上的全球广泛海域。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