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风从海上来 能从风中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6   来源:海上风电网   作者:风电之家   浏览次数:881
核心提示:风从海上来 能从风中起

“铁建风电01”和“中船海工101”两艘风电安装船

在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同时施工

——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故事

从黄海北部眺望海岸线,蓝天白云映衬下,绵延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与之遥相呼应的是海面上那片壮丽的“风车林”。碧波中拔节而起的“风车”,伴随劲风稳稳转动,看不到的能量正源源不断地从旋转的叶片传送至连接的线缆中,为陆地送去海风的“馈赠”。这里,是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现场;这里,也是中国铁建港航局海上风电事业跨越式发展起步的地方。

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300兆瓦海上风场容貌初现

2019年4月4日,中国铁建港航局中标中船重工大连庄河海上风电II(300MW)风机基础施工I标段(非嵌岩单桩)项目,标志着中国铁建正式进军海上风电建设市场。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所在地是我国纬度最高,也是气候最寒冷的海上风电场,其场址离最近的海岸约19千米,地层溶蚀强烈,存在岩溶钻孔现象。加上施工海域高盐雾、温差大,风暴潮天气频发,冬季漫长且多海流冰,施工窗口期十分短暂,以上种种都给现场作业带来诸多挑战。曾有人笑称,“在这疙瘩(地方)干风电,不亚于大海捞针。”话虽糙了点,但足以佐证项目施工难度之大。

高盐雾、温差大,多变的天气给施工带来极大挑战

与传统水工工程相比,海上风电项目对施工环境条件要求既多又苛刻,动辄几百上千吨的吊装作业受到天气、海浪、洋流等多种因素制约。同样严苛的还有钢管桩沉桩施工的精度要求——控制桩位置偏差须保持在±500毫米,桩顶高程误差须在±50毫米之间,桩身垂直度须在3‰以内。

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正在进行沉桩施工

2019年6月17日,一根高75米(相当于25层楼高度)、自重868.7吨的风电桩在历经3628次捶打后,牢牢地矗立在庄河海域。这根风电桩是中国铁建港航局也是中国铁建首根海上风电桩。成功的一刹那,打设现场爆发出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不少建设者眼中都满噙泪水。为了确保首战必胜,时任项目经理丁琦带领团队全天候吃在船上、住在船上、战斗在船上。只要天气晴好,大伙儿就24小时连轴倒班作业。“当时,国内大大小小的风电施工企业其实都在看着我们,看中国铁建港航局能不能打赢这场仗。不蒸馒头争口气,大伙儿下定决心,拼了!”两年后的今天,当丁琦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言语间仍满是激动。

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首根风机基础钢管桩沉桩到位

去年4月,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尚未完全消散。为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部党员干部在严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带头分批入场,克服人员短缺、给养不足、出行不便等困难,率先在黄海海域升起中国铁建港航局复工大旗。哪有短板哪里补,为了解决疫情影响下钢管桩供应不足问题,项目骨干分头奔赴上海、唐山和扬州等地,定人定点,协调推进钢管桩加工及海上沉桩施工船组进场工作。5月4日,项目部克服重重困难打下了当年首根风机基础钢管桩,并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4根钢管桩沉桩施工,单个自然月累计沉桩12根,一举刷新黄海海上风电场沉桩施工记录。中国铁建港航局海上风电建设者重信用守承诺、重实干筑精品的表现,赢得外界交口称赞。

沉桩施工与风机安装双向发力同步推进

梧高凤必至,花开蝶自来。凭借在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中的优异表现,中国铁建港航局海上风电项目履约能力广受业内认可,在原项目基础上又获得14根单桩基础施工增项任务,并中标60台风机安装工程。去年12月,中国铁建港航局与中国电建华东院组成联合体,中标合同额59.6亿元、装机容量350兆瓦的华能大连庄河海上风电IV1场址EPC总承包项目,进一步补齐在海上风电EPC总承包领域的业绩短板。至此,中国铁建港航局仅在庄河一地的在建海上风电项目合同总额就突破67亿元,港航人当之无愧跻身国内海上风电建设第一梯队。

“铁建风电01”风电安装船进行风机叶片与轮毂拼装

作为新兴产业,海上风电建设领域也是专业人才稀缺高地。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部坚持刀刃向内,践行“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理念,把自身人才梯队建设作为立业固本的重中之重。“怎么学,到现场学!”“怎么干,在实战中干!”“施工现场就是练兵场,施工现场就是竞技场!”项目领导班子的话语掷地有声,他们身先士卒,带头“钉”守现场,带领年轻人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迅速培育了一支专业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紧密、整体战斗力强的海上风电安装攻坚团队。

船员正对安装船轮机舱进行检修维护

有人才就有创新动力,有动力就有发展活力。根据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最初的施组设计,海上沉桩作业采用“双船抬吊法”进行,需两艘起重船协作配合方能实现钢管桩的翻身竖立。随着国内风电施工船机紧缺潮的到来,项目部船机也出现紧张状况,但真的强者,都勇于直面任何挑战!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部变不利为有利,组建技术攻关团队展开工艺革新研究,在严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创新采用“桩底溜尾钩法”开展沉桩作业,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形成“‘单船抬吊’配合‘桩底溜尾钩’翻身”的新工艺,在降低多船依赖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海上沉桩施工效率,并合理取消桩尾吊耳结构,节约了钢管桩单桩造价,为项目节省了一大笔建造成本。

“桩底溜尾钩法”进行钢管桩直立翻身作业

没有一个冬天不被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黄海北部的冬天异常寒冷,强劲的西北风把船上储存的淡水冻成了结结实实的冰疙瘩。凛冽的海风使气温骤降,现场温度一度接近零下二十度。在这种天气下,无论冲锋衣、羽绒服,还是防护服、棉大衣,基本都丧失了应有的御寒功能,时不时嘎吱作响的机械设备似乎也在抱怨着刺骨的冰冷。天寒海冻,却依旧冷却不了建设者大干快上的信心与热情,他们重装上阵,在黄海之上用实干唱响“冰与火之歌”——2020年最后3个月,以3天1台的风机安装速度向施工节点发起冲刺,创下52个小时安装1台风机的国内高纬度地区海上风电施工最快纪录。就在当年,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部完成施工产值3.24亿元,占中国铁建港航局下达给项目的劳动竞赛产值指标的138.66%。期间,项目部还先后3次受到业主来信表扬,并入选中国铁建“安全标准化工地”,获评中国铁建“安全生产先进项目部”。

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党支部召开大干战前动员会

“以效率保证进度,以进度兑现承诺,以承诺换取信誉,以信誉赢得市场”,这就是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部的攻坚秘笈,也是中国铁建港航局做优做强做大海上风电事业的制胜法宝。红日初升,黄海奔涌,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部将不负中国铁建港航局重托,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决心与意志给力新能源建设,践行“新能源建设优质服务商”的庄重承诺,向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用勇毅笃行的实干实绩为美丽中国提供绿色能源、创造无限风光!

来源:中国铁建港航局 


            品 牌 推 荐             

我们致力于新闻资讯、信息交流、行业技术交流平台搭建。合作项目有峰会论坛、技能培训、网站宣传、杂志推广、微信公众号新闻传递等。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