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无忌测评 | 微单空气切割机 适马105mm F1.4 Art FE口测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4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电网   浏览次数:53
核心提示:适马Art系列镜头代表了顶级的成像素质,尤其是定焦最为突出,很多出色的产品都被人津津乐道,而最新发布的105mm F1.4 DG HSM Art再次成为了新一代名副其实的“人像王”定焦。其实在2016年尼康已经发布了同等规格的产品,而随着适马众望所归的发布后,其它卡口系统的用户终于可以不再眼馋了,下面先来看一下这两支镜头的参数对比:  本次来到无忌测评室的是105mm F1.4的索尼FE卡口版本,近年来无反相机逐渐成为主流,特别是索尼的全画幅微单发展的比较迅速。适马也逐步将重点放在了全画幅无反镜头的开发上

   

适马Art系列镜头代表了顶级的成像素质,尤其是定焦最为突出,很多出色的产品都被人津津乐道,而最新发布的105mm F1.4 DG HSM Art再次成为了新一代名副其实的“人像王”定焦。
其实在2016年尼康已经发布了同等规格的产品,而随着适马众望所归的发布后,其它卡口系统的用户终于可以不再眼馋了,下面先来看一下这两支镜头的参数对比:  本次来到无忌测评室的是105mm F1.4的索尼FE卡口版本,近年来无反相机逐渐成为主流,特别是索尼的全画幅微单发展的比较迅速。
适马也逐步将重点放在了全画幅无反镜头的开发上,FE卡口的出现让用户省去了转接的烦恼,也多了一支强大的长焦人像头可选择。
外形设计  从外形上来看,这支FE版本的105mm F1.4 Art非常硕大,符合“健身器材”的名号,滤镜口径达到了惊人的105mm,与150-600mm相当,保证了通光量,而它的重量也不出意外的达到1645克,像一支紧凑版的大炮。
  镜头依然保持了适马一贯精良做工,整体采用了金属材质。
镜头前部设计了宽大的对焦环,同时它还配有对焦距离窗,而侧面的A标识表明了它的身份。
  由于镜头本身的重量较大,为了稳定它配备了一个可拆卸的脚架环。
  有意思的是,在镜头配件里还附送了一个橡胶圈,当拆下脚架环后可以把橡胶圈装上去来保证美观性,可见厂商的用心之处。
  镜头的一侧带有AF/MF对焦切换钮。
105mm F1.4 Art依然采用了适马多层镀膜技术,105mm的硕大口径看起来非常威猛。
  由于是专为索尼全画幅微单设计的版本,因此在镜头的后卡口部分要更长一些,来适应索尼机身的法兰距。
  这支镜头还配有一个桶形遮光罩,可别小看它,它采用了采用了CFRP(炭纤维增强塑料),也属于黑科技。
这种材料广泛应用到航空领域,特点就是轻便强度高,可以一定程度的保护镜头前组镜片。
  在与索尼A7R3搭配时,虽然镜头并不带防抖,但是借助索尼的机身防抖功能,适马105mm F1.4 Art也能享受到机身防抖的红利。
光学结构  105mm F1.4 Art采用了12组17片的结构,为了保证Art系列高素质的成像水准,其内置了三枚FLD镜片,两枚SLD镜片以及一枚非球面镜片,它们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轴向色差,提高解析力以及周边进光亮。
MTF曲线    从官方曲线中来看,它的成像锐度很好。
最大光圈的中心可以非常接近0.9,甚至边缘与中心的差距也不是很大,这样的表现已经超越了同规格的竞争对手。
成像素质测试  下面笔者通过锐度、色散、畸变、暗角以及虚化等测试项目来看一下105mm F1.4 Art在实际拍摄中的表现。
本次测试使用索尼A7R3机身,为公平可观起见,将机身内所有镜头校正选项全部关闭。
  锐度测试  锐度测试是镜头成像中最核心的部分,虽然它是一支长焦镜头,但考虑到拍摄题材,因此更考验中近距离的成像。
测试中笔者使用了A7R3机身,使用RAW格式并后期转JPG拍摄,放大测评图中红框处。
测试原图F1.4F2F2.8F4F5.6F8F11F16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支镜头中心锐度的表现,即使是最大光圈F1.4,砖瓦上的细节纹路都可以清晰的展现出来。
最大光圈下的锐度完全可用。
从F1.4-F4基本上保持了相同的锐度,从F5.6开始中心锐度进一步提高。
F8-F11是它的最佳成像光圈,而最小光圈F16则因为高像素机身衍射效应的影响,锐度有所下降。
  而边缘成像在最大光圈下属于一般,细节并不清晰。
从F2开始边缘锐度有所提高,但直到F4光圈后才算是可用的。
在F8-F11光圈下边缘与中心分辨率能够相同,属于最佳表现。
  总的来说,105mm F1.4 Art的锐度表现与MTF基本一致,画面中心部分的锐度非常具有优势,特别是最大光圈下表现较好,日常拍摄人像时可放心的全程F1.4。
虽然边缘成像有所差距,但对于人像镜头来说并不算问题。
适马使用的FLD以及SLD镜片起到了作用,没有辜负Art系列高品质的水准。
色散测试F1.4F2F2.8  从色散测试来看,这支镜头表现很好。
仅在最大光圈F1.4下有紫边出现,表现也不算严重,从F2开始色散开始减弱,到F2.8左右基本消失。
暗角测试F1.4F2F2.8  我们发现最大光圈F1.4依然出现一定的暗角,当光圈缩小到F2后暗角开始减弱,在F2.8左右基本上已经不可见。
  畸变测试  总的来说,105mm F1.4 Art的畸变控制是不错的,仅有非常轻微的枕形畸变。
  口径蚀测试  口径蚀一种影响到背景虚化的现象,在镜头中心部分由于光线可以直接垂直无遮挡通过光圈,因此镜头在全开光圈时可以完全得到一个圆形的点光源。
而在画面边缘由于光线与光圈叶片存在一定的角度,这样入射光就会被遮挡,造成画面中不能形成圆形的虚化效果。
任何镜头都会产生一定的口径蚀,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镜头口径。
我们就来看看105mm F1.4 Art的表现如何。
  在F1.4光圈下说它的口径蚀并不是那么明显,基本没有出现切边的现象,大部分的光斑还能够保持较圆的状态,实属不易。
当然这和它105mm的“变态”口径有关,因此在点光源的背景下就能够拍摄出漂亮的散景效果了。
虚化测试  玩这类大光圈定焦头,自然背景虚化效果是很重要的,特别对于人像摄影而言,浅景深可以突出人物,压缩空间,像单反著名的200mm F2就是很好的空气切割机,那么这支105mm F1.4 Art的表现如何呢,我们进行实际的虚化测试。
F1.4F2F2.8F4  可以看到105mm F1.4 Art不愧是新一代空气切割利器,在F1.4光圈下焦外非常柔和,焦点位置景深很浅,即使背景与玩偶之间距离不算远,但依然能够有很强的分割感。
总的来说用它进行人像或者人文小品拍摄是特别合适的。
  与索尼机身搭配兼容性好  由于索尼FE版本是最新开发的,因此它可以完全实现索尼微单上所有的镜头校正功能,包括暗角、畸变以及色散。
  另外这支镜头在索尼全幅机身上还可以实现眼控对焦以及防抖等功能,和索尼原厂镜头完全一致。
  我相信对于单反的用户来说,使用大光圈定焦镜头拍摄人像容易出现跑焦的问题有点令人头大,而索尼微单恰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尤其有了索尼机身的眼控对焦功能,让大光圈镜头如虎添翼。
测评总结  105mm F1.4 DG HSM Art毫无疑问是适马又一黑科技镜头,尽管早已有同规格竞品,但这支镜头无论在成像还是做工上都更加极致,威猛的外形让它成为了Art系列镜头里新的人像王者,绝对能够满足大光定爱好者的需求。
同时索尼无反相机还能带来更好的对焦精度和拍摄体验,让微单用户有了属于自己的空气切割机,如果你是狂热的人像摄影爱好者,那么这颗镜头,请你一定要买来试一试。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