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慢悠悠的风电叶片,尖端速度竟然是复兴号的三倍?如果转的再快一点会怎么样?近些年中国风电发展速度很快,到处都立起了大风车,大型风力发电机一台都要上千万元才能建好。
很多人以为这东西很金贵,其实风力发电机风的构造不会比家里的电风扇复杂多少,原理大家都知道。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会感到奇怪,为什么风力发电机只有三个叶片,叶片多一点发电量不会更多吗?这里就要提一下贝茨定律了,这一定律揭示了流体机械在理论上能够捕获的最大动能比例,即约为一个截面内气流所携带能量的59 %。
换言之,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大风车也仅仅能够转化这么多的能量。
专家们经过精细的计算后发现,在相同的风力条件下,三叶片风车相较于双叶片风车,其风能利用率能够显著提升3%,这一提升对于风力发电的效率来说其实也没有多少,因为目前世面上大多数风电转化率在35%左右,增加了一片桨叶能量转化率差不多提了8个百分点。
如果把叶片继续增加,那么风能利用率的提升却仅为0.5%。
这个提升就很小了,与增加的叶片所带来的额外成本相比,是不划算的。
在选择风车叶片数量时,我们不仅仅要考虑效率,还要权衡成本。
一片风车桨叶的运输、安装和维护总费用高达上百万,这0.5%发出的电,还不够补偿制造和维护成本那么为什么不用两片桨叶呢?使用两片桨叶要想发电率更高,就要增加叶片的长度。
小一点的风电机还可以接受,大的就不行了。
两片桨叶的风力发电机转起来后声音会很大,周围要是有居民区那么肯定忍受不了。
另外,增加叶片长度会带来一个灾难性后果——桨叶尖端直接损毁。
我们就用常见的2兆瓦风力发电机组举例,如果它的叶片长度是50米,风车叶尖划过的圆的周长大约是340米,它的额定功率每分钟转15圈。
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计算叶尖的速度了,大致为5100米/分钟,360公里/小时,这个速度已经赶上高铁了,很恐怖吧?桨叶长度越大,在角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叶尖的速度就越快,在风速快的情况下,叶尖速度可能会达到音速,速度是高铁的3倍。
这时就有可能会产生音爆,那噪音就和炸雷一样。
而且风电的叶片承受不住这个速度,当下风能发电的桨叶最常见的是玻璃钢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由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等塑料与玻璃纤维或碳纤维混合制成,重量轻、强度高。
可是它也有一个极限,桨叶尖端线速度过快,会产生激波,与空气摩擦温度也会上升。
除非桨叶用钛合金或者是不锈钢制造,这样一来风电基座强度又要增加,否则转起来杆子直接折断。
即便是三片桨叶,桨叶长度减短了,也会产生这种危险。
海上风力发电机在遇到大风的时候会增加阻尼,或者干脆就停止转动。
另外,桨叶在转动的时候还会产生一个扭矩,速度转的越快,扭矩就越大,超过极限,风塔架也会折断!有没有改进的方法?其实是有的,可以参考一下苏联的卡-52直升机,它使用的是同轴双桨叶,这种设计也可以用在风电上。
两片桨叶旋转方向相反,扭矩相互抵消,这样一来塔架就不需要受到那么大的扭力了。
在维持发电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桨叶的长度。
不过这种风电机组对于设计的要求很高,目前还没有普及应用,一旦普及了,那么风电的桨叶还可以继续缩短,运输和制造都更加方便了。
2023年,我国的风电装机总量有75吉瓦,占到同年整个世界装机总量的65%。
即便是这样,中国的风电占比还是太低了,与光伏电站一起发出的电,只占社会用电总量的17.5%,差不多有1.62万亿度电。
在未来,中国还会树立更多的“大风车” ,改变我国的能源供给。
其实风电相比于光电,它的能量转化率更高,不要小瞧了家门口的大风车,每分钟转的速度看着很慢,实际上桨叶的扭矩非常大,加了变速箱带动内部发电机转的飞快。
2兆瓦的风电机,转一圈就是2度电,差不多6毛钱,在风力理想状态下,一天可以发出2000多度电,能够使用20年,妥妥的“印钞机”!正因为此,很多老板热衷于投资风电,这不比买房划算?风电的安装是要挑地方的,提前下手,才能抢占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