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的旅游景观当中,碉楼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毕竟“广东旅游看碉楼”不是白说的。
而在广东的碉楼景观中,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开平的碉楼与村落,就完整性、数量等因素来说,开平当之无愧,如今又成了世界文化遗产,知名度大大的提升了。
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观赏这一建筑特色。
但其实,在广东的许多地方,还分布着许多精致的碉楼,而就在和开平同属“四邑”地区的恩平君堂镇黎塘村,就是其中一个。
虽然广东碉楼分布在各个地方,不过主要作用大多是用于抵御土匪盗贼的入侵。
黎塘村的碉楼也一样。
上个世纪20年代,由于社会不稳定,发生了诸多令人揪心的悲剧。
而当时,村子里有许多在国外赚到钱回来的华侨,属于比较富有的,村民们为了守护人身财产安全,纷纷搭建了更加利于防守的碉楼。
碉楼有点像我们在战争片里看到的碉堡,层高普遍在三到四层,个别比较高的,有十层之高。
墙体厚度有一尺多,不同人家的墙体材料是不一样的,比较差一些地上用黄泥拌石灰,好一点地用青砖或者花岗石,不过最好的还应该是钢筋水泥结构。
不同材质的墙体,应该是因为人家的贫富程度不同。
不过不管是哪一种墙体,在抵御侵害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碉楼大多是四四方方的模样,最高的一层四面宽出不少,很像现在房子的阳台布局。
这一层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看清楚周边的情况,第一时间发现风险。
碉楼的门窗很小,用的都是非常牢固的钢板,特别是底层位置。
别看村里这小小的碉堡,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可是保全了全村安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
村子里的人非常团结,加上早前也比较富有,这里在当时就已经通了电话和公交换车。
100多年前,通电话和公交车,可见真的是有钱呀。
正是因为华侨多,看多了国外的各种特色建筑,村民们就把这些看过的建筑特色用在搭建的碉楼上,使得这里的碉楼有各种各样的异域风格,这也使得原本平平无奇的村庄变得独特而亮眼。
关于黎塘村,除了这些充满历史意义的碉楼,它近代丰富励志的发展史也是非常精彩的。
除了电话和公交,当时的这里还有水利会、风力抽水机等解决民生问题的“高科技”,虽然现在这些东西因为年久失修,不复存在了,但是它是当前村庄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不允许被忘却的。
这里的发展时间不久,但是痕迹却非常的深刻,是来到广东旅游不可错过的一道风景线,因为在别的地方这样的建筑还是比较少见的,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