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纵横论众所周知,核武器的制造离不开某些特殊材料,例如铀元素就是制造原子弹必不可少的物质。
一个国家只要有了足够的铀储备,就代表拥有发展制造核武器的潜力,而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我们国家的铀元素储量其实算不上丰富。
多年以来,中国没有一个大规模的铀矿。
1964年引爆的第一颗原子弹,其所需的铀之所以能够筹集到,是发动了全国地区的大量农民,把即使是含量甚微的小铀矿都开采之遍。
可以说,为了凑齐第一颗原子弹需要的铀元素,全国当年简直是进行了全民找矿的活动。
随说中国人民的精神值得肯定,但中国缺乏铀矿,尤其是大规模的密集铀矿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的核武器储量和美国以及俄罗斯比起来差距明显,虽说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不打算制造那么多核武器,但铀的缺乏恐怕也是次要原因。
不过,中国这样的大国,一处大规模铀矿都找不到还是不太现实的,与其说是中国国内没有一处铀矿,不如说是我们还没有找到。
而这样的局面,在2012年被正式打破,当年11月,我国内蒙古地区中部勘探出大营铀矿,这个铀矿是目前中国已经发现的所有铀矿矿产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它的发现,连同之前附近区域勘探的成果,使得这个地区勘探的铀矿储备直接跻身于世界级大铀矿的级别。
据初步估计,这个地区蕴含的铀矿储量,总计高达5万吨,理论上说就是这里的铀储量,就可以制造大约300万枚武器级核弹。
而按照国际组织估计,今天中国的核弹头总数,也不过300多枚,这里一个矿产的铀储备就可被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核武器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