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并网发电,成了,海上漂风机来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4   来源:节能风电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78
核心提示:12月7日13时37分,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与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组成“三峡引领号”,在广东阳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全球率先具备大容量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自主研发、制造、安装及运营能力。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被业内寄望为“未来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的主要技术”,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探索。与传统固定于近海海床上的风电机组相比,漂浮式机组在深远海部署,可在获取深远海域稳定优质风电资源的同时,不影响近岸渔业及其他相关产业活动。我国南海海域台风活动频繁,“三峡引领号”根据50年一遇的极

   

12月7日13时37分,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与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组成“三峡引领号”,在广东阳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全球率先具备大容量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自主研发、制造、安装及运营能力。
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被业内寄望为“未来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的主要技术”,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探索。
与传统固定于近海海床上的风电机组相比,漂浮式机组在深远海部署,可在获取深远海域稳定优质风电资源的同时,不影响近岸渔业及其他相关产业活动。
我国南海海域台风活动频繁,“三峡引领号”根据50年一遇的极端风浪流工况设计,最高可抗17级台风,为我国海上风电探索抗台风技术、向更深海域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逐浪深海并非易事,全球漂浮式海上风电普遍面临技术、成本与产业链成熟度低等困难。
依托国家、广东省有关科研项目,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产业链相关企业相继攻克了在台风频繁、海况复杂、波浪恶劣等条件下,抗台风风电机组、半潜式基础及系泊系统、压载调控、动态电缆研制、“风机+平台”一体化拖航及就位安装等漂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技术,主要方案均为国内自主核心技术。
“三峡引领号”规模有多大?轮毂中心高度:距海平面约107米,相当于近37层居民楼的高度;叶轮直径:158米,相当于3架波音747并排的宽度;风轮扫风面积: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
基础平台和风电机组根据50年一遇的极端风浪流工况设计,漂浮平台排水量约1.3万吨,与一艘万吨级巨轮的排水量相当。
此台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及平台位于南海海域,单机容量5.5兆瓦,2021年7月13日顺利安装。
为此,安装团队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在国内首创可定位至0.01米的高精度吸力锚,攻克复杂海况下的大容量风机的一体化拖航、以及“风机+平台”一体化就位等技术。
“三峡引领号”计划每年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出1650万度清洁电能,相当于替代标准煤消耗51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800吨,并为后期漂浮式风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提供宝贵的理论验证、技术指导和实践经验。
2021年8月31日随着电缆终端接头顺利接入风机机柜“三峡引领号”的动态海缆在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完成敷设标志着该漂浮式海上风电试验样机工程结束了海上施工任务动态电缆有啥特别之处?◆作为国内首条应用在海上风电领域的动态海缆,“三峡引领号”动态海缆长1180米,外径13.28厘米,重量超过35吨。
◆与传统海缆不同,为满足南海海域恶劣环境的要求,该动态海缆在设计上进行多方面优化,不仅提高海缆的抗拉、抗弯曲和抗疲劳能力,还通过分布式浮力块和配重块的配合,达到了相对稳定的线型,较好地保持了浅水大偏移条件下动态海缆的顺应性。
如何在海底完成敷设?动态海缆是海上风电场电能的输送通道可以有效传输海上风电机组发出的电能此次敷设施工主要包括附件安装、动态段与静态段海缆敷设、锚固装置安装、光纤熔接、终端登陆等步骤由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安装在施工现场海缆敷设施工船满载海底电缆30余名作业人员与潜水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动态海缆的成功敷设为该机组并网运行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从长远来看,海上风电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域是必然趋势。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