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中信证券:立足基荷+调节,火电设备高景气,围绕三条主线进行布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4   来源:风电塔筒   作者:风电招聘   浏览次数:75
核心提示:在火电从基荷能源转型成调节型电源的背景下,我们预测未来火电发电量下滑但装机规模提升。目前政策支持火电重启,未来产业链将持续受益于新增建设、节能改造及灵活性改造需求。火电设备投资额较大,建议围绕三条主线进行布局:1)核心零部件,包括无缝钢管、铸锻件、点火器等。2)锅炉、汽轮机及发电机等主设备。3)辅助设备及控制系统:包括管道系统、空冷器、空气及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等。▍火电:立足基荷及调节电源,保障电力用能安全。2023年,火电在电源装机中占比首次跌破50%。传统可调节电源火电发电占比降低,供给侧新能源大规模

   

在火电从基荷能源转型成调节型电源的背景下,我们预测未来火电发电量下滑但装机规模提升。
目前政策支持火电重启,未来产业链将持续受益于新增建设、节能改造及灵活性改造需求。
火电设备投资额较大,建议围绕三条主线进行布局:1)核心零部件,包括无缝钢管、铸锻件、点火器等。
2)锅炉、汽轮机及发电机等主设备。
3)辅助设备及控制系统:包括管道系统、空冷器、空气及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等。
▍火电:立足基荷及调节电源,保障电力用能安全。
2023年,火电在电源装机中占比首次跌破50%。
传统可调节电源火电发电占比降低,供给侧新能源大规模接入+需求侧结构调整导致电源出力波动,进而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冲击。
在此背景下,官方对火电“严控”态度放松,明确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
预计未来火电利用小时数将长期下降,用能安全诉求重新启动煤电审批及投资,新增火电盈利模式向辅助服务转移。
同其他技术相比,火电作为调节资源更具成本优势,初始投资成本显著低于其他调节资源。
因此我们认为火电装机规模增长与双碳目标并不冲突,调节电源的定位会催生新一轮的火电装机规模增长,但是火电发电量或将持续下滑。
▍政策支持火电重启,核准项目产能逐步释放。
火电设备需求可以拆分成三个部分:1)新增核准:据中国能源报报道,2022年,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煤电“三个8000万”目标,要求2022年、2023年煤电各开工8000万千瓦、两年投产8000万千瓦,并将“十四五”煤电发展目标由12.5亿千瓦上调至13.6亿千瓦。
2)节能改造: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11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的通知》,我们预计2024/2025将分别完成50/30GW的节能改造。
3)灵活性改造: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火电灵活性改造市场空间中枢为158亿元。
另一方面,煤电打捆外送新能源,可以有效提高特高压线路的利用小时数,实现更高的外送通道利用率。
考虑到火电建设需求和电站建设周期,我们预计2024/2025煤电装机容量达6000/7000万千瓦。
▍设备投资占比较高,关注产业链重点环节。
根据《火电工程限额设计参考造价指标(2021 年水平)》(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以2×660MW和2×1000MW新建煤电项目为例,其EPC单位造价分别为3700元/kW和3373元/kW。
将设备投资进行拆分,锅炉是投资最大的项目。
2×660MW超超临界煤电项目的主机设备总造价为762元/kW,其中电站锅炉占424元/kW,电站汽轮机占227元/kW,汽轮发电机占111元/kW。
以2024年新投产60GW来计算,我们预测电站锅炉市场规模在300~350亿元,发电机市场规模在100~110亿元,汽轮机市场规模在160~180亿元。
重点推荐核心零部件及材料不锈钢钢管,1GW火电新增装机需要800吨的不锈钢钢管,我们保守估计全国火电新建需求60GW/年,改造需求30GW/年,替换需求10GW/年;预计未来每年需要8万吨不锈钢钢管。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增速下行风险;火电投资不及预期风险;用电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火电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灵活性改造及节能改造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电力市场改革推进缓慢风险等。
▍投资策略。
火电从基荷能源转型成调节型电源,我们预测未来火电发电量将下降但装机规模仍将提升。
目前政策支持火电重启,未来火电产业链预计将持续受益于新增建设、节能改造及灵活性改造需求。
火电设备环节投资金额较大,我们建议围绕三条主线进行布局:1)核心零部件环节;2)锅炉、汽轮机及发电机等主设备领域;3)辅助设备及控制系统。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