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站 双辽公司党支部
——促并网、保发电,英雄精神永流传
////
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平人,打小就听爷爷给我讲四平城的故事,“咱们这可是英雄城嘞,当年打仗那会啊,四平可是块香饽饽,南可攻沈阳,北可打长春,四通八达为四平,所以咱们这啊也出了好多个民族英雄,像马仁兴师长啊、刘梅村、吴瑁良啊。咱们这的仁兴街,仁兴广场可都是为了纪念当年保卫四平牺牲的马仁兴师长......”
早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会议上,毛泽东就论述了东北问题。他对全党说,“从中国革命的最近与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把现在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基础。”
1946年4月27日,
毛泽东给林彪的指示电文“化四平街为马德里”
当时东北地区军工、铁路等设施完备,重工业发达,进可攻、退可守。四平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位于沈阳、长春之间,多条铁路在此交汇,也由此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是实现以打促谈、以战促和的关键所在。毛泽东的战略意图是,力争占据长春,在谈判桌上有谈判的资本,而四平是守卫长春的屏障。因此,党中央决心在四平打一仗,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
四平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因“四战四平”而闻名。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国共军队四次大战于四平,争夺这个咽喉要道。一战四平解放战,二战四平保卫战,三战四平攻坚战,四战四平收复战。其中四平保卫战和四平攻坚战规模之大、战况之惨、伤亡之众,震惊中外。
据记载,当时国共双方集结兵力94万余人次,总作战时长累计63天,东北民主联军最终以伤亡4万多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6万8千人,最终在1948年完胜夺取四平。
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调研时参观了四平战役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一定要守住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在四平的西北平原,三峡能源双辽庆达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始终牢记历史,传承着四战四平中老一辈革命人誓死拼搏、忠于奉献的英雄精神,从东北这片充满激情的热土汲取绵绵不绝的精神力量。在支部党员的带领下,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奋勇向前、克难制胜,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探索了一种新的应用模式。
作为三峡能源投资建设的首个“光伏发电+生态农业”合作项目,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实现了一地多用和一地多产,围绕光伏发电与种植业、养殖业有效结合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太阳能发电、农牧业养殖与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作为三峡能源在东北地区最大的光伏电站,建设维护也是不小的难题,但双辽公司各位年轻的“小英雄们”奋力工作在第一线,2020年一整年完成292台逆变器除尘、98台箱变逆变器基础电缆沟排水,136台箱变基础除草、1-10区光伏组件压块巡视紧固工作,处理汇流箱之路故障800多次、处理汇流箱通讯故障75次、更换光伏组件12块,完善148台箱标志标识,积极消除事故隐患及缺陷,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从9月到12月,短短四个月时间完成三期三批次40兆瓦项目建设并网,工程建设及现场运维人员加班加点,一个个不可能的任务变成可能。
现场运维人员进行中控室内消毒工作
////
疫情期间双辽公司加强现场运行、检修人员的个人防护,开展防疫知识讲解,增加在岗人员安全防疫意识。由于农牧业公司人员出入场区频繁,现场强化外来人员管理,加强后勤保障和物资供应工作,采购储备必要的防控用品,提高员工免疫能力。为防止人员流动导致疫情扩大,春节期间双辽公司在班运维人员坚守岗位第一线长达47天。
双辽公司为周边镇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募捐行动
////
双辽公司党支部吸取革命先辈艰苦克难、无私奉献的精神,争做三峡电力人中的英雄,成立党员突击队,带领场站运维人员攻坚克难,战斗在保生产、保发电的第一线,不怕暴风雨雪,不畏酷热严寒,2020年底完成三批次40兆瓦项目并网工作,发电量再创新高。
来 源 黑龙江分公司
通讯员/摄影 徐国贺
编 辑 李明潞
点“赞”点“在看”给风光君鼓励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