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玉树出发,沿金沙江向下游行至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
此处,金沙江水流湍急,浑浊的浪潮拍击岸边。
这里还有全球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
白鹤滩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1600万千瓦,全球仅有三峡水电站略胜一筹。
其多年平均发电量达624.43亿千瓦时。
除了强大的发电能力,白鹤滩水电站还是长江防洪体系的重要一环,能有效蓄洪,减轻中下游的防洪压力。
同时,它还具有拦截泥沙、改善航运条件等多重功能。
这样一座“多功能”的国家重器,建设难度可想而知。
如今,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已有三年,它是否已经回本?最初提出在白鹤滩建设水电站的建议是张冲先生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大洪水。
张冲在调研中看到金沙江对当地百姓生活的影响,决心为人民修建一座水库。
1958年,他提出在金沙江上建设巨型水利枢纽的设想,这就是白鹤滩水电站的雏形。
在他的推动和国家规划下,1958年决定在白鹤滩建设水电站。
勘探队很快确认了位置,国家还邀请外籍专家提供建设指导。
然而,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规模庞大,工程技术复杂,前期需要大量勘察、设计和研究。
这一大型水电站的建设不仅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还需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由于多种原因,这一宏伟计划一度被搁置。
直到1980年张冲因病去世前,他一直为白鹤滩水电站奔波。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水电工程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白鹤滩水电站终于再次被提上日程。
经过多次波折,2011年正式开工。
如今,这座仅次于三峡大坝的水电站已斩获六项“世界之最”,不断为华东地区提供电力。
在享受白鹤滩水电站带来的便利时,铭记张冲先生为人民福祉不懈奋斗的精神。
白鹤滩水电站被誉为建设难度最大的水电站,面临一个个世界级难题。
坝址区分布着距今2.5亿年的柱状节理玄武岩,这种岩石一旦开挖容易松弛。
项目负责人将其比喻为“一把被皮筋捆住的筷子”,柱状岩石虽然结构紧密,但开挖后就像“撤掉橡皮筋”,整个结构将散开,犹如“在豆腐块上建高楼”。
在世界上,从未有用这种岩石作为高坝基础的先例。
中国建设者深入研究其力学特性,提出创新解决方案:首先,保留部分岩体,作为稳定的坝基。
接着,以低压方式将浆液注入特定区域,浆液渗透岩体缝隙,像“胶水”一样将松散岩石固定。
最后,对预留岩体进行加固,使坝基更加牢固。
这一方法成功解决了坝基问题。
白鹤滩位于地震带,地震频发,必须确保大坝在地震时稳定,防止裂缝和坍塌等严重后果。
为应对这一挑战,采用了289米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设计。
这种设计上宽下窄,使大坝受力均匀,减轻了地基压力。
两侧坚固的山体也为大坝分担了一定压力,既节省了建设成本,又提升了安全性。
此外,白鹤滩所在的干河谷气候变化明显,对施工人员健康和施工效率影响显著,也对混凝土浇筑提出了更高要求。
例如,夏季高温时,混凝土容易干裂,必须采取特殊养护措施。
工程师们使用新型低热硅酸水泥,这种水泥在遇水时放热能力更强。
自修建以来,大坝未出现温度裂缝,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的关键技术。
在每处混凝土浇筑中,均埋设了温度传感器和循环冷却水管,温度过高时立即供应冷却水。
建设者们在大坝建设中广泛应用现代技术,形成了“智能大坝”,代表我国在云计算、智慧网络等领域的进步。
水轮机组是水电站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制造的科技含量反映了一个国家水电技术的最高水平。
白鹤滩水电站的16台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是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全部为自主研发。
1994年,三峡工程开工前,我国尚不具备制造35万千瓦以上水电机组的能力。
这一“从0到1”的过程背后,是无数白鹤滩人夜以继日的努力。
在机组研制过程中,项目团队攻克40多项技术难题,申请数十项专利,工科、科技成果达79项,向世界证明水电领域的核心技术已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手中。
白鹤滩地区交通极为不便,建设所需的大量材料、设备和工人的进出都依赖交通运输。
复杂的地形和有限的交通条件,给运输带来了很大挑战,影响了建设进度。
为此,建设者们采取了多种运输方式,如修建临时道路、采用索道运输和骡马运输等。
2021年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的首批机组正式投入发电,这座耗时十余年、耗费2200亿的水电站终于开工。
截至今年三月底,白鹤滩水电站已累计发电1200亿千瓦时。
按每度电0.25元的补贴电价计算,三年的发电量价值300亿元。
若单看这个数字,白鹤滩水电站似乎并未回本,有人会问,经过多年建设,花费如此之多,回报是否值得?答案是肯定的:值得。
这种大型水利枢纽的价值不能仅通过发电量来衡量。
白鹤滩水电站在汛期蓄水,避免周边地区洪水侵袭,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已抵消了建设成本。
更重要的是,白鹤滩水电站是“西电东送”的重要枢纽,自投入使用以来,为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电力支持,并不断向江苏、浙江等华东地区输送电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白鹤滩水电站的航运效益也不容小觑。
金沙江穿行于高山深谷,白鹤滩位于金沙江的主要产沙段。
金沙江滩曾因坡陡水急而难以通航,经过多次整治也未能彻底改善。
如今,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减少了长江三峡水库的泥沙堆积,改善了金沙江的通航条件。
在枯水期,白鹤滩水电站可开闸放水,增加下游水量,改善通航条件;在丰水期,则可降低上游流速,延长船只使用时间。
无论是节能减排、防洪拦沙,还是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白鹤滩水电站都在发挥重要作用,其生态效益早已超越经济效益。
白鹤滩水电站不仅是中国水电技术创新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能源革命和生态建设的典范。
它为我国能源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凝聚了无数建设者的辛勤付出和智慧,经过多年的攻坚克难,成就了这一伟大工程奇迹。
这座水电丰碑展现了无数中国工匠的卓越精神和非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