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水下养鱼、水上发电!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投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4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海上风电   浏览次数:62
核心提示:6月28日,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国能共享号”投产,在浮式海上风电领域开创了“水下养鱼、水上发电”的海洋经济开发应用新场景,为深远海绿色能源立体化开发、海洋资源集约利用提供技术储备。该项目位于福建莆田南日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采用三立柱半潜式平台,平台上安装一台4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平台中间取正六边形作为养殖区域,养殖水体约10000立方米。投产后,“国能共享号”4兆瓦风电机组满功率运行一天可发电9.6万千瓦时,能满足约4.2万人一天的生活用电需求;一个养殖周期的鱼品收入可达到

   

6月28日,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国能共享号”投产,在浮式海上风电领域开创了“水下养鱼、水上发电”的海洋经济开发应用新场景,为深远海绿色能源立体化开发、海洋资源集约利用提供技术储备。
该项目位于福建莆田南日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采用三立柱半潜式平台,平台上安装一台4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平台中间取正六边形作为养殖区域,养殖水体约10000立方米。
投产后,“国能共享号”4兆瓦风电机组满功率运行一天可发电9.6万千瓦时,能满足约4.2万人一天的生活用电需求;一个养殖周期的鱼品收入可达到数百万元,实现新能源发展与传统海洋经济互促共赢。
据介绍,项目搭建的智能化深远海养殖设备可远程观察水下鱼群状态,评估鱼苗的生长状态和尺寸重量。
开发建设过程中,探索形成了适合我国海域的漂浮式基础型式,可抵御15级台风;完成了10余项关键设计升级,解决了我国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的技术难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材料、氟膜材料、船体端部连接张紧器等材料在漂浮式风电领域首次应用,促进了海洋养殖及海上风电行业设备升级。
作者:丁怡婷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