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打破世界纪录!光伏电池效率接近30% 距理论上限不远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4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网   浏览次数:52
核心提示:财联社(上海,编辑 黄君芝)讯,数十年来,硅一直是太阳能电池市场的主宰者,但近几年被“后起之秀”钙钛矿逐渐掩埋了锋芒,后者效率从2009年的不到4%迅速上升至今年早些时候的20%,接近硅25%的长期记录。不过如今,工程师们研发了一种由钙钛矿和硅制成的串联太阳能电池,其效率可达29.15%,打破了世界纪录。不仅如此,这种新型钙钛矿/硅串联电池另一大特点在于,在连续暴露于空气和模拟太阳光下300多小时后,它也能保持稳定的性能,而且无需封装保护。据悉,该团队利用了一种具有1.68ev禁带的复杂钙钛矿成分,并专注

   

财联社(上海,编辑 黄君芝)讯,数十年来,硅一直是太阳能电池市场的主宰者,但近几年被“后起之秀”钙钛矿逐渐掩埋了锋芒,后者效率从2009年的不到4%迅速上升至今年早些时候的20%,接近硅25%的长期记录。
不过如今,工程师们研发了一种由钙钛矿和硅制成的串联太阳能电池,其效率可达29.15%,打破了世界纪录。
不仅如此,这种新型钙钛矿/硅串联电池另一大特点在于,在连续暴露于空气和模拟太阳光下300多小时后,它也能保持稳定的性能,而且无需封装保护。
据悉,该团队利用了一种具有1.68ev禁带的复杂钙钛矿成分,并专注于优化衬底界面。
据了解,与单独使用的单个电池相比,由两个带隙不同的半导体组成的太阳能电池串联使用时,可以获得相当高的效率。
这是因为串联电池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谱。
事实上,这种硅和钙钛矿的串联设计早在5年前就已表现不凡,当时其最高效率就已达到13.7%,两年前更是达到25.2%,今年早些时候达到27.7%。
而此次由慕尼黑亥姆霍兹联合研究中心(Helmholtz Zentrum München)的科学家们研发的串联电池效率已接近创纪录的30%,离35%的理论上限也不远了。
今年早些时候,这一效率纪录已经在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Solar Energy Systems)获得认证并被列入了NREL图表中,该图表自1976年以来一直记录着太阳能电池技术的进展。
该研究成果也于近日发表在可科学期刊《Science》上。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Albrecht团队的博士生Eike Köhnen表示,“29.15%的效率不仅是这项技术的记录,而且在NREL图表中处于整个新兴光伏类别的最顶端。
”就目前而言,该串联太阳能电池是在1平方厘米的样品中测试的,但研究人员表示,将其扩大到更实际的尺寸应该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