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重大突破!创世界纪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4   来源:节能风电   作者:海上风电   浏览次数:93
核心提示:9月22日是周日,安徽合肥西郊科学岛上的一个实验室内却十分热闹,轰鸣声从一个巨大的白色罐体传来,身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紧盯着罐体上方的小屏幕。“40.99”“41.15”“42.02”,随着屏幕上数字不断提高并最终定格,众人发出欢呼:“42.02万高斯!破纪录了!”经现场专家组确认,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产生了42.0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打破了2017年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水冷磁体产生的41.4万高斯的世界纪录。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

   

9月22日是周日,安徽合肥西郊科学岛上的一个实验室内却十分热闹,轰鸣声从一个巨大的白色罐体传来,身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紧盯着罐体上方的小屏幕。
“40.99”“41.15”“42.02”,随着屏幕上数字不断提高并最终定格,众人发出欢呼:“42.02万高斯!破纪录了!”经现场专家组确认,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产生了42.0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打破了2017年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水冷磁体产生的41.4万高斯的世界纪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
(受访者供图)为什么要创造稳态强磁场?据介绍,稳态强磁场是开展物质科学前沿研究所需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是推动重大科学发现的“利器”。
在强磁场实验环境下,物质特性会受到调控,有利于科学家发现物质新现象、研究物质新规律,为物理、化学、材料和生物等学科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几十年来,全球科学家在稳态强磁场条件下取得了众多重大科研成果,其中有10多项获得诺贝尔奖。
强磁场技术已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
“与此同时,稳态强磁场技术已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有多项应用,比如医院的核磁共振设备。
”强磁场科学中心磁体运行与实验测量部副主任郗传英说,更强的磁场将为研制高温超导材料、高性能电池以及生物医疗设备等提供更大助力。
42.02万高斯稳态强磁场有多强?据介绍,地球磁场约为0.5高斯,42.02万高斯相当于地球磁场的80多万倍,标志着我国乃至世界水冷磁体技术发展的新高峰。
中国稳态强磁场刷新水冷磁体世界纪录。
(受访者供图)“就像显微镜放大100倍比放大10倍能看得更清楚,这一磁体的成功研制将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强大的实验条件和创新环境。
”强磁场科学中心学术主任匡光力说。
据悉,稳态强磁场磁体分为三种类型,即水冷磁体、超导磁体以及由水冷磁体和超导磁体组合的混合磁体。
“水冷磁体、超导磁体都是‘单打高手’,混合磁体是‘混双组合’。
2022年,我们曾以综合优势问鼎‘混双冠军’,今天,我们又拿下了一项‘单打冠军’。
”匡光力说。
水冷磁体新纪录是怎样产生的?42.02万高斯水冷磁体新纪录的产生,得益于我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的建设运行。
该装置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一五”期间立项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017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使我国成为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之后第五个拥有稳态强磁场的国家。
截至2023年底,该装置已为国内外近200家单位3000余项课题提供了实验条件,多项成果已成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依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强磁场技术研究团队经过近4年努力,创新了磁体结构、优化了制造工艺,最终在32.3兆瓦的电源功率下产生42.0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
“这一磁体的研制成功,为我国未来建设更高场强的稳态磁体打下关键技术基础。
”匡光力说。
据悉,下一代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将建设以55T混合磁体为代表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稳态磁体群,以及集成多种利用先进波源的测量系统,主要目标是解决新型电子材料研发、重大疾病病理及药物研发等世界前沿科技问题。
转自新华社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