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增绿、增殖放流……三沙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碧水蓝天。
海南日报记者 李英挺 摄海岛被绿色植物覆盖。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两年多前,走进三沙,纯净清新的空气、银色迷人的沙滩、霞光映射在海面让所有到访者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三沙设市蓬勃发展至今,再次来到三沙的客人都发现,这里除碧海蓝天外,又多了绿影婆娑。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要道,三沙力争建设成为服务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海上驿站”,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平台、服务基地、桥头堡与战略支点。
在此过程中,三沙将生态保护作为发展建设的第一前提。
在曾经孤悬南海草木不生的一座座海岛上,一株株绿苗破土而出,一片片绿色耀人眼目。
■ 海南日报见习记者 刘操 特约记者 郭诗琳一片蔚蓝嵌翠绿三沙设市2年多来,党委政府带领渔民种上了步麻树、椰子树。
“窗外是碧绿的海水,门前是青葱的树木,所有的游客都愿意来我们这里坐一坐。
”岛礁绿化加以完善后,渔民们在岛上开起了渔家乐,生意越做越红火。
根据绿化规划方案,岛上还将陆续安装海水淡化设备、雨水收集池系统、小型柴油发电机、水泵等设备,并大面积种植椰子树、琼崖海棠、木麻黄、蜘蛛兰等遮阳、抗风、抗盐碱的植被。
往来岛上的渔民们觉得,不久的将来,曾经荒芜的小岛一定会变成绿色的天堂,旖旎海上丝绸之路驿站的梦想并不遥远。
除了树木植被,另一种绿色同时也在岛礁蔓延。
各岛礁居委会带领渔民种植瓜菜,小白菜、油麦菜、地瓜叶、冬瓜、哈密瓜、葫芦瓜等相继成活。
今年春节前,41年前曾在西沙服役的海口老兵王当琳重返永兴岛,年过花甲的老人看到岛上到处翠绿的菜田非常欣喜,他说:“我们当年哪里有这么多菜,就是储存一点冬瓜、南瓜而已,现在有这些菜是既养眼又可口,还美化了环境。
”一些基础设施的建造完成,同样帮助诸多岛礁改变了环境,海水淡化厂投产后,岛上充足的淡水使各种海鸟聚集,结束了鸟不登岛的历史。
绿色理念引方向强化三沙的生态保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实现提供一个有力平台。
三沙的“绿色崛起”离不开三沙市委、市政府从设市至今对环保工作的重视。
三沙市委书记、市长肖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表示,三沙始终把美丽三沙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在工作中始终把环保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在肖杰的印象中,有两件事令他记忆最为深刻,那就是三沙设市后动工的第一个项目和出台的第一份文件,都是有关生态环保的。
肖杰记得起草三沙生态保护的“一号文件”,反反复复花了2个月时间,在坚定“生态环境优先”原则下,出台6个方面12大举措,力求建设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步。
而开工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建市次月就启动污水处理和西沙群岛垃圾收集转运工程。
对于如何处理好发展海洋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肖杰表示,三沙两年多的实践证明,有很好的理念、很好的措施和很好的投入,三沙一定能够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对于现阶段三沙的环保工作,肖杰表示,包括污水处理站、垃圾收集转运站、环卫工作站、海洋生物保护站、海洋环境观测站在内的“五站”设施一定要完善。
此外,三沙发展特色经济,企业注册在三沙,品牌归三沙,但可以异地经营,也可以有效保护环境。
海岛绿化不停息翻开过去两年多的绿色账本,三沙的绿色崛起来之不易,每种下一片绿树都有一段艰辛的故事。
因为地理条件特殊,三沙少土缺水,气温高,树很难活,不少植被稀少。
又由于没有防风林,台风和浪涌不断侵蚀海岸,潟湖也越来越小,海鸟都不愿意来。
吴忠灿长年生活在岛上,有一次,他从潭门老家带了几颗椰树苗,老吴和爱人用手刨啊刨,在细碎的珊瑚石下寻找,终于,他发现了黑色的一层,那是土!原来,在一片白芒芒贝壳掩盖下,有着一点浅层的土壤。
于是,小椰苗就在稀薄的土壤中吸着养分,长了出来。
只有常年居住的渔民,才知道这绿荫是多么的珍贵。
“岛上日晒强、不易保持水分,在珊瑚石上种树难度非常大。
”居民叶兴彬深有体会。
他说,2003年以前,岛上几乎看不到什么绿色。
他和儿子曾在岛上试种了40多棵椰子树,但很快便一棵棵死去,父子俩受到的打击不小。
2012年底,肖杰调研时,鼓励叶兴彬带领渔民植树造林、改善居住条件,并要求市国土部门全力支持。
这才又重新燃起了叶兴彬的绿岛梦。
几番挑选后,经市国土局组织专家论证,生命力旺盛的步麻树最终被确定为岛上绿化树种。
结合以往的植树经验,叶兴彬研究出了一剂植树“良方”:每棵树的坑内先填埋100多斤沙土,然后种下树苗,接着填埋由80多斤椰子丝和100多斤沙土搅拌而成的混合物,树种下后用稻草包裹好树干,每天定时定量浇淡水。
在岛上居民的精心照料下,先后植下的500棵步麻树全部成活。
不满足于种植步麻树的叶兴彬,经过不断尝试,去年7月份新种下的20棵椰子树,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已经冒出了新芽,有的周围甚至还开出了一簇簇娇艳的鲜花。
随着岛上海水淡化设备的不断完善,植被浇灌问题得到解决,覆盖率越来越高,海鸟也逐渐多了起来,归来的海鸟反过来帮助植被消灭病虫害,从而降低了杀虫剂的使用率,岛上的绿化建设进入良性循环的新阶段。
护蓝行动进行中绿化海岛的同时,三沙同样在保护海洋环境的“护蓝行动”上也下了很大功夫。
从2012年至2014年,三沙市分别在西沙海域和中沙海域开展了6次增殖放流活动。
经统计,共放流海龟1368只,东风螺275万粒,石斑鱼2.1万尾,麒麟菜3吨,马氏珍珠贝2万粒、企鹅珍珠贝2万粒及琼枝麒麟菜2万株。
据悉,三沙市还将进一步完善增殖放流制度,并有计划在一些高速洄游的物种上安放卫星定位系统。
保护环境,环保执法这把利剑必须起到作用。
三沙市综合执法局、市综合执法支队等执法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环境大整治、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拆除永兴岛银行、邮电、粮所、气象台等5个单位的围墙共400多米;种植树苗共2930棵。
通过一些列系统的环境整治措施,岛上的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了切实改善。
三沙正在环保之路上有条不紊的行进着,一座座风光旖旎的海上驿站就在眼前。
新闻点击永兴岛今年实现不再提取地下水近日,记者从三沙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获悉, 三沙市今年将加大生态环保力度,继续精心呵护三沙的碧海、蓝天、绿岛。
会议指出,三沙今年将严格落实环评制度。
今年将广泛开展“绿化宝岛”大行动,稳步推进植树绿化工程,让海岛绿树成荫,生态优美。
此外,还将加快海水淡化设施和太阳能等设备在有居民岛上全覆盖,2015年实现永兴岛不再提取地下水,继续推进电动车、太阳能发电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