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大国新工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4   来源:风力发电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55
核心提示:交汇点讯 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如东海上环港风电场,滩涂广袤。2006年,江苏省第一台风电机在这里并网发电,一改江苏没有风电的历史。如今,105根“白色巨塔”在这里高高矗立,每天最多可产出300万千瓦时“绿电”。李锦华,2009年大学毕业后,入职江苏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从一名技术员做起,到担任公司设备维保中心主任,成长为风电设施维护“全科医生”,带领团队化身南黄海畔的“追风者”,为我国“绿电”事业发展奉献青春,挥洒汗水。给风机“体检”,降低故障率5月初,记者见到李锦华时,他正穿着工作服、戴上绝缘手套

   

交汇点讯 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如东海上环港风电场,滩涂广袤。
2006年,江苏省第一台风电机在这里并网发电,一改江苏没有风电的历史。
如今,105根“白色巨塔”在这里高高矗立,每天最多可产出300万千瓦时“绿电”。
李锦华,2009年大学毕业后,入职江苏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从一名技术员做起,到担任公司设备维保中心主任,成长为风电设施维护“全科医生”,带领团队化身南黄海畔的“追风者”,为我国“绿电”事业发展奉献青春,挥洒汗水。
给风机“体检”,降低故障率5月初,记者见到李锦华时,他正穿着工作服、戴上绝缘手套准备为风机“体检”。
海滨风电场,往往建在滩涂之上,李锦华和同事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80号风机,打开位于塔筒底座的一个小门,进入塔筒内部。
“风机就像人的身体,平时要好好照顾,偶有生病时需要悉心治疗。
”李锦华介绍,风机从外部看平平无奇,内部却包含2000多个零部件,任何一个零件出问题,都会影响它的健康运行。
记者跟随李锦华进入塔筒,只见塔筒内部直径约5米,一条狭长的过道两边是装配着各种电气元件的电器柜。
李锦华打开电器柜旁的电脑,不一会儿,一份包含温度、压力、叶片角度等近50个数据的“体检报告”就自动生成出来。
快速浏览后,李锦华敏锐地发现,齿轮温度偏高。
“齿轮箱的温控阀、油泵电机、冷却风扇可能出了问题。
”李锦华不假思索给出“诊断报告”。
他和同事们迅速将准备好的油脂、力矩扳手等重达400斤的器材,通过塔筒内部吊机,运上80米高的机舱内部,进行深入检修。
塔筒顶部机舱空间更加逼仄。
李锦华和同事们“对症治疗”,经过3个多小时检修,完成旋转机械部件润滑,齿轮箱油滤、空滤等零件更换等工作后。
走出塔筒时,大家身上的衣服几乎全部湿透。
室外20℃的气温,塔筒内高达30℃以上。
风机“体检”不仅考验工作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更考验工作人员的毅力和身体。
在李锦华团队精心呵护下,江苏龙源风电场风机故障率逐年下降。
去年,故障率较上一年度降低50%。
创新技改,发电效能提升5%以上沿海气候条件相对复杂,作为风电设施维护“全科医生”,比“看病”更重要的是,给出调养方案,进一步强健风机体魄,提高运转效能。
“我有信心,将风机发电效率提高5%以上!”2011年,李锦华在与风力发电机生产企业座谈交流中得到启发。
随后的日子里,李锦华和同事们吃住在风电场,一门心思搞研发。
“通过改变变频器的励磁电流,应该可以提升在特定风况条件下的发电效率。
”李锦华与团队成员反复琢磨、试验,哪怕一次微小的参数调整,工作人员都要实地检验两到三次。
一组数据试验,往往需要一整天,而整套试验数据多达上百组。
功夫不负有心人,4个多月后,李锦华团队成功将额定功率1500瓦的风机提升至1600瓦。
经过一年运行统计,仅环港风电场一年增发2300多万千瓦时绿电。
截至目前,江苏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已在南通、盐城、淮安、连云港等地区建成7座风电场,竖起747台风电机组,年发电量超21亿千瓦时。
我国风电产业高速发展,李锦华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工作之余,他参与在职研究生学习并取得工程硕士文凭,成为公司首批技术序列人才,通过首批技师认定。
编写“宝典”,涌现更多“追风者”距离环港风电场半小时车程,东凌风电场的配套用房内,“李锦华劳模创新工作室”在这里挂牌,这间工作室培育出一大批年轻的“追风者”。
“工作室内堆放的零件全部是从风电机上拆下来的旧件、坏件。
”劳模工作室不大,分为操作区和会议区两块,东凌风电场负责人刘宇涛指着工作室内整齐码放的零部件向记者介绍,这些都是李锦华和其他技术骨干留下的“教具”,供年轻员工操作练手。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风电‘医生’,首先要对风机的构造熟稔于心。
”李锦华回忆,过去,风机说明图纸厚达上百页,且不少部件图纸被分开展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才能掌握。
五年基层经验,李锦华对风机构造成竹在胸。
2014年,他利用业余时间,研究风机结构图,分门别类、化繁为简,去掉原本图纸上风机的“血肉”,仅保留“骨骼”“经络”“心脏”等关键部位和信息,将图纸简化成1页纸,帮助新员工快速入门。
在龙源集团总部挂职的陈鹏就是工作室走出的技术骨干。
他和李锦华一起,制作了风机学习课件及培训方案。
“这套‘宝典’将新员工的跟班学习时间缩短一半,如今半年就能上岗,也让我们对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的运维更加了解,便于我们走向风电领域更广阔的岗位。
”2022年,国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番。
朝着这一目标,“李锦华们”还在江苏海滨滩涂“追风”而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严磊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