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熊英英疫情仍在持续,但复工复产已迫在眉睫。
近日,封面新闻联合川商总会共同推出“经济战疫ING”系列报道,对话一线企业家。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企业生存状况如何?华体科技副总裁兼行政人事总监杨雄表示,制造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复工复产依然困难重重,不少企业面临着复工人数不足、原材料供应难和物流受限等考验。
疫情也将加速制造行业洗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既要树立信心、努力奋斗,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原材料、物流等环节的管理能力,更要积极拓展互联网业务、向数字化转型。
杨雄 华体科技副总裁兼行政人事总监以确保按时交货为导向有序组织分批复工复产2月19日,华体科技首批获批复工的员工返岗,没有以往80多桌的坝坝宴,也没有800余名员工到场的热闹,一切都在安静有序地进行。
“首批复工的都是一线生产人员,主要是为了赶制年前的一批订单,第二、第三批安排复工的生产人员将在接下来一周内陆续到位,管理人员及各部门职员根据业务需要,暂时采用居家在线办公和个别现场办公的方式,确保业务工作有序推进。
”杨雄说,这批订单原计划在2月中下旬发往深圳等地,由于疫情影响,经过和客户沟通,预计在3月初-4月初逐步分批交付。
华体科技主营业务为城市照明方案规划设计,智慧路灯制造、建设及运营、城市夜景亮化照明工程等,客户主要是各级政府部门、央企和国企。
杨雄表示,这段时间大家的主要精力都在疫情防控上,在员工正式入厂前,公司也做好了充分的防控准备。
组建了防疫领导小组、制定了防疫方案及预案、落实了管控措施、采购了必要的防护物资、每日对员工进行健康排查及体温检测。
对于员工就餐,也采取了分批、设置就餐间距、分散就餐地点等形式,避免人群聚集;同时要求大家自带餐具,尽量降低风险。
对于何时才能全员复工,杨雄仍然很谨慎。
“原本计划是在2月24日全员复工,但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改为分批进行。
预计3月初,约有三分之一的员工返岗复工。
”物流、原材料问题较为普遍减免政策应尽快出台细则事实上,全员复工一再延后,除了出于安全考虑,也有对防疫物资紧缺的担忧。
杨雄坦言,伴随着复工大潮开启,口罩、体温枪、消毒液等需求开始成倍增长。
“公司一共有800多名员工,要满足全员口罩配备,目前确实还有一定困难,我们也在通过各种渠道想办法解决。
”此外,物流运输也还不够畅通。
现在仍有一些物流企业还未复工,车辆调配困难。
同时,受疫情影响,各地都出台了交通管制措施,对运输车辆和人员做出限制,这也意味着运输时间和成本都会大大增加。
另一个制造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原材料供应。
他介绍,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一般都会有安全库存量,即使供应出现不可预料的波动,短期内也基本能保证生产所需。
但也有企业对外部供应商依赖较大,一旦上游原材料供应不足,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为了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面临困难,全国各地也都出台了相应扶持政策。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除湖北外各省份,从2月到4月可对大型企业减半征收。
但这个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缴?如果足额缴纳了之后还能不能退呢?带着这些疑问,公司员工到区社保局进行了咨询,但得到的结果是还未有具体实施细则。
“我们也希望这些扶持政策能够尽快推出细则,落实到位。
”杨雄说。
疫情或加速行业洗牌倒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这次疫情中,每个企业都会面临各种各样具体的困难和挑战,但背后也蕴含着机遇。
”杨雄表示,疫情对公司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目前看来影响不会太大。
另一方面,5G直播、5G远程会诊、5G成像技术等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凸显了5G技术的重要性,这也坚定了公司继续布局智慧路灯和5G应用的决心。
在他看来,疫情之后行业将面临一次洗牌。
尤其是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加上原材料短缺,人力、物流成本上升,流动资金紧缺等问题,面临的风险更大。
中小企业如何在这场战疫中活下来?杨雄认为,首先要树立信心,坚持奋斗。
其次,是要进一步提升对物流、原材料管理的柔韧度,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
而在此次疫情中,也有一些新兴行业发展非常迅猛,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小企业更多地要考虑如何以互联网+作为切入点,进行数字化转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