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个话题挺火的,说国家电网正在变成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这其实也反映了当代年轻人择业的纠结,到底是要稳定的体制内生活,还是要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体制外世界?说实话,这还真不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毕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都不一样。
就好比吃饭,有人喜欢吃辣的,有人喜欢吃甜的,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适合不适合。
关键在于,你究竟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先说说体制内的国家电网吧。
稳定,福利好,旱涝保收,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优势,也是吸引众多毕业生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
网上有个段子说,在国家电网上班,最大的烦恼就是发愁怎么花钱。
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家电网员工的生活状态。
就拿工资来说吧,平均下来一个月7000多,虽然比不上一线城市的互联网大厂,但在二三线城市,这收入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足以过上舒适体面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稳定啊!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稳定就意味着安全感,意味着可以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不用担心突然被裁员,不用担心35岁危机。
你可以按部就班地晋升,享受着各种福利待遇,过着一种 predictable 的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尤其是在如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这种稳定性就显得更加珍贵。
我认识一个在国家电网工作的朋友,他就经常跟我说,虽然工资不算特别高,但是胜在稳定,不用担心失业,也不用担心收入骤降,可以安心地规划未来,比如买房、结婚、生子等等。
这种稳定感,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尤其重要。
但是,稳定也可能意味着缺乏挑战,意味着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
有些人就受不了这种一眼望到头的感觉,他们渴望挑战,渴望更大的发展空间,渴望实现自我价值。
就像我之前认识的一个朋友,在国家电网干了几年,感觉每天的工作就是重复昨天的故事,一眼就能看到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每天开会、写报告,处理各种琐碎的事务,感觉自己就像一颗螺丝钉,被固定在一个位置上,无法动弹。
这种一眼望到头的感觉让他感到窒息,最终他选择了辞职,去了一家创业公司,虽然风险更大,但是他感觉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活力。
再说说体制外。
体制外的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高薪、机遇、挑战,这些都可能存在,但风险也同样存在。
我看到一个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说他从国家电网辞职后,自己创业,现在一天能挣2000多,比在国家电网一个月挣的都多。
他凭借着在国家电网积累的经验和人脉,成功地创办了一家电力设备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但他也坦言,创业的压力非常大,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生怕一个决策失误就前功尽弃。
市场竞争激烈,客户需求变化莫测,资金周转压力巨大,这些都是他每天都要面对的挑战。
另一个网友则分享了她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经历。
她说,虽然工资很高,但是工作强度也很大,经常加班到深夜,周末也要随时待命。
而且,互联网行业更新换代非常快,今天你还是炙手可热的程序员,明天就可能被淘汰。
这种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让她感到身心俱疲。
所以你看,体制内和体制外,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难。
体制内就像是一杯温水,平淡但安全;体制外则像是一杯烈酒,刺激但危险。
选择哪一种生活,最终取决于你自己的需求和追求。
如果你追求安稳,喜欢平淡的生活,那么体制内可能更适合你;如果你渴望挑战,渴望实现自我价值,那么体制外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就像我另一个朋友,他特别喜欢旅游,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体制内的工作,选择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虽然收入不稳定,但他却过得很开心,因为他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去世界各地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所以,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在做选择之前,不妨问问自己,你到底想要什么?你想要的是安稳的生活,还是充满挑战的人生?想清楚了这个问题,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人生的路很长,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你是否享受你选择的路,是否活成了你想要的样子。
毕竟,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选择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就像选择不同的鞋子,舒适最重要。
有些人适合穿皮鞋,有些人适合穿运动鞋,找到适合自己的鞋子,才能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