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告别“照明要松油,充电靠汽油”廖寺园的电“稳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4   来源:风电设备   作者:节能风电   浏览次数:97
核心提示:新华社合肥1月16日电 题:告别“照明要松油,充电靠汽油” 廖寺园的电“稳了”新华社记者陈尚营、陈诺元旦刚过,山里下雪了。按理说,连续几个月干旱过后,这场雪来得正是时候。田帮根当时心里却有些打鼓,他担心会停电。看天气不错,田帮根把柴房里的一截松树根搬出来晒。记者以为是柴火,田帮根拿刀劈了一小块下来,点着了,火苗很旺,“这东西叫‘松光亮’,停电的时候当蜡烛用。”田帮根说,这种松树根里松油多,燃烧时间长,方便又省钱。田帮根所在的廖寺园,是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镇多盘坳村的一个村民组。地处大别山主峰白马尖北坡,海拔

   

新华社合肥1月16日电 题:告别“照明要松油,充电靠汽油” 廖寺园的电“稳了”新华社记者陈尚营、陈诺元旦刚过,山里下雪了。
按理说,连续几个月干旱过后,这场雪来得正是时候。
田帮根当时心里却有些打鼓,他担心会停电。
看天气不错,田帮根把柴房里的一截松树根搬出来晒。
记者以为是柴火,田帮根拿刀劈了一小块下来,点着了,火苗很旺,“这东西叫‘松光亮’,停电的时候当蜡烛用。
”田帮根说,这种松树根里松油多,燃烧时间长,方便又省钱。
田帮根所在的廖寺园,是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镇多盘坳村的一个村民组。
地处大别山主峰白马尖北坡,海拔超过900米,一到冬天,刮大风、下大雪是常有的事。
记者1月14日进山,离廖寺园还有七八公里,路面就已经窄到仅能容一辆汽车通过,积雪未融,有的地方还结了冰。
不过,10多天过去了,田帮根担心的事并没有出现。
雪虽然下得大,但这次电没有停,“松光亮”也没派上用场。
“你就放宽心吧”,同行的多盘坳村党支部书记何祥柏看穿了老田的心事。
“廖寺园的线路已经改造好,现在是国家电网,再不是以前小水电供区的电网了。
”何祥柏说,这里的群众真是被停电搞怕了,去年2月初,因为大雪,廖寺园开始停电,“我记得从农历正月初六开始停,停了将近4个月。
”电荒有历史原因。
何祥柏告诉记者,大别山里以前开发了不少水电站,“多盘坳村一直属于小水电供区,群众很早就用上电了。
但这些年改造升级不及时,设备超期使用,导致经常停电。
”在小水电供区,群众经常开玩笑:“打雷下雨停,刮风下雪停,天晴检修还要停。
”记者了解到,安徽省大别山区的岳西、太湖、潜山、霍山以及皖南山区的祁门、休宁6县(市),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小水电站自供区基础上形成了6个水电供区,供电人口50多万人。
对田帮根和爱人何祥萍来说,停电了电视可以不看,照明有“松光亮”。
但儿子在武汉当兵,电话不能不打。
长时间停电,手机充电成了一个大问题。
“邻居家买了一个汽油发电机,那几个月需要充电就去他家。
”田帮根说,发电机发一小时电,要五六块钱油钱,也不能老麻烦人家。
“别人手机充电耗电,我们这里耗油”成了村民们逗乐的一个笑话。
“群众就想用上稳定的电。
”何祥柏说。
这一切在2019年10月有了转机——安徽省水电供区改革启动,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接手原水电供区电网进行改造。
按照计划,2020年春节前建成一批,全年再改造一批,2021年到2022年完成电网改造,整个水电供区50多万群众受益。
目前,第一阶段目标已经实现。
国网霍山县供电公司总经理董亮说,廖寺园的改造从2019年11月20日开工,到2020年1月2日完成,“改造中更换了更高标准的电线杆和导线,还做了差异化设计,提高线路抗覆冰能力,保障群众在冬季时的稳定用电。
”田帮根这几天陆陆续续采购了一些年货,去年春节没用的冰箱也派上了用场。
“我也不想再用‘松光亮’了,那东西烟大,家里熏得黢黑。
”田帮根说。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