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分拆歌尔微换道赴港上市,歌尔股份的底气从何而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4   来源:风电塔筒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53
核心提示:9月13日晚,歌尔股份发布公告表示,拟分拆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微”)赴港IPO,自2024年5月22日歌尔股份终止分拆子公司歌尔微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计划以来,再发生重大变化。此次歌尔微从 A 股转向港交所上市的动作,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歌尔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分拆上市符合《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的各项规定,将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上市的进展情况。MEMS领域专家指出,在“AI+终端”时代,以语音、视觉、手势等多维度感官体验为基础的交互方式为MEMS传感器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歌尔

   

9月13日晚,歌尔股份发布公告表示,拟分拆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微”)赴港IPO,自2024年5月22日歌尔股份终止分拆子公司歌尔微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计划以来,再发生重大变化。
此次歌尔微从 A 股转向港交所上市的动作,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歌尔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分拆上市符合《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的各项规定,将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上市的进展情况。
MEMS领域专家指出,在“AI+终端”时代,以语音、视觉、手势等多维度感官体验为基础的交互方式为MEMS传感器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歌尔微作为国内MEMS传感器龙头,自然不能错失良机。
当前,A股市场的监管愈加严格,内地企业纷纷选择赴港上市。
对有扩张需求的歌尔微而言,赴港上市是必然选择,也是“最优解”。
知情人士透露,歌尔股份分拆歌尔微的背后,是对自身发展战略的深思熟虑。
歌尔股份 已对内部核心研发部门进行了全面优化与重组,下一步将聚焦XR、光学、微显示、AI、汽车电子及汽车声学等新兴领域,寻求新的增长点。
从长期看,歌尔微的独立上市将为母公司带来反哺效应,推动其战略升级,力求实现“1+1>2”的效果。
“AI+终端”酝酿新变革市场前景被看好随着5G、物联网、AI等技术的普及,全球科技和消费电子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对于用户而言,消费电子的人机交互水平是获得“未来科技感”最直观的方式之一。
无论是苹果Vision Pro、meta Quest2等XR产品,亦或是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相关硬件,都在不断突破用户的人机交互体验:在视觉、语音、手势、人脸等多种交互方式的融合下,使人们获得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MEMS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的传感器技术,行业已将MEMS传感器用作消费电子、汽车、工业、医疗等行业的重要交互接口。
随着“AI+终端”的发展,作为人类感官的延伸,MEMS传感器将会助力实现语音交互、视觉交互,时空交互,环境交互等复杂功能。
能实现高质量信号采集的高端MEMS声学传感器,也将成为交互能力的核心。
此外,运用AI技术赋能的AI智能眼镜、AR增强现实等产品有望迎来爆发,这类产品在小型化、轻量化方面具有较高要求,SIP微系统模组将在上述产品中迎来广泛应用。
在这些方面,歌尔微有扎实的技术积累。
歌尔微是我国MEMS传感器和微系统模组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之一,在MEMS声学传感器领域占有显著的全球市场份额。
根据Yole的数据,2020年至2022年,歌尔微在全球MEMS厂商中的排名分别为第6名、第8名与第9名,是上榜全球MEMS厂商十强中唯一一家中国企业。
2020年到2022年,歌尔微MEMS声学传感器市场份额持续位居全球第一。
如今,歌尔微正站在行业风口之上。
AI人工智能与元宇宙的崛起,为MEMS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以语音、视觉、手势等多维度感官体验为基础的交互方式正在取代传统的键盘鼠标与触摸屏操作。
这一变革也为歌尔微提供了绝佳的市场契机。
目前,歌尔微正在进行从MEMS器件到传感器模组到一体化智能交互解决方案的全面布局,把握AI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慧工业、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增长机会,满足不同下游行业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在此背景下,赴港上市将为其稳步快速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A股IPO收紧歌尔微加入港股卡位战当前,A股市场的IPO 政策日益收紧。
同时,针对香港市场也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
2024年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进一步拓展优化沪深港通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融资,共同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协同发展。
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持续提高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加快备案办理进度。
港股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投资更具专业性、价值性与长线性的特点。
伴随香港市场政策的利好,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步伐显著加快。
据悉,地平线、曹操出行、晶科电子、纵目科技等企业,均已在港交所排队IPO,行业覆盖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多个热门领域。
港股市场不仅能够吸引国际投资者,预计其高效的融资方式也将为歌尔微的快速增长助力。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
与A股相比,港股的投资者结构更为复杂,对财务透明度、企业治理、市场沟通等方面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这无疑对歌尔微未来的经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港股市场,股价是业绩的持续兑现。
自2020年以来,雅迪控股、晋景新能、汇聚科技等港股上市公司股价涨幅超过10 倍,涉及电气设备、零售、通信设备、医疗等多个行业。
作为有望成为“MEMS 港股第一股”的歌尔微,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期待。
做大做强上游产业链歌尔股份长期主义的战略考量过去二十年,“A拆H”上市已然常见。
早在2000年,同仁堂(600085.SH)就率先将同仁堂科技(1666.HK)分拆至香港上市。
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独立资本运作,是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帮助企业优化业务架构、拓宽全球化融资渠道、完善激励机制,实现“1+1>2”的战略共赢。
京东集团、吉利集团、复星控股、金山软件知名企业均选择分拆子公司上市。
随着境内上市公司分拆管理办法的实施,也有一大批像科伦药业、科大讯飞等新经济公司,已完成或正在实施分拆子公司境外上市。
2024年上半年,得益于在智能家居、XR等新兴科技领域的持续创新与扩展,歌尔股份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0%至12.25亿元。
虽然业绩逐步回暖,但仍与歌尔股份中长期目标存在差距。
歌尔股份董事长姜滨对业绩增长的紧迫感以及对公司转型的深度考量愈发明显。
据知情人士透露,歌尔股份在“做大”之后更想“做强”,似乎已不满足于追求简单规模化的“巨轮”模式,而是采用“分而治之”的战略,打造类似航母战斗群的多元化业务布局。
分拆上市后,歌尔股份将战略更加聚焦在光学、微显示、智能穿戴、VR/AR等领域,而歌尔微则更聚焦于微电子、半导体领域,两者形成互相独立又互相促进的态势。
歌尔微优势的声学传感器业务创新力将得到充分释放,以便在半导体领域展开新的攻势。
而歌尔股份则持续开拓第二、三、四条增长曲线,尤其是元宇宙等相关产业的布局。
目前,歌尔股份也正在不断培育新兴领域的增长点,向产业链上游及关键环节进行深度布局。
通过创新整合,歌尔股份的研发创新机构Alpha Labs已成为重要的核心部门之一,并推动一系列战略性创新业务,让资源进一步向XR、光学、微显示、人工智能、汽车电子、汽车声学、交互以及数字健康等领域集中。
有行业专家指出,歌尔股份的基本盘稳固,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更多竞争潜力的新兴场景,其前景不局限于消费电子市场。
尽管短期内优质资产似乎被分拆,但这一策略实际上优化了资源配置,长期看将通过“协同效应”实现资源整合、技术支持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合作,为公司创造更多增长空间。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许耀文)(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