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户外跑步,你选对时机了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4   来源:风电塔筒   作者:风电塔筒   浏览次数:97
核心提示:大家都能感受到,夏天跑步,太容易出汗,更偏向于游泳运动,到了秋天,天气转凉,跑步运动则适宜开展。然而,南北方由于入秋进程不同,早晚的气温也有较大差异,南方早晚跑步凉爽舒适,而北方有些地方开始变得很冷了。夏天的闷热、冬天的寒冷都关系着跑步感受,果不其然,“气温”这一要素又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那气温到底是怎么影响跑步及配速的呢?夏天,高温下跑步锻炼时会增加耗氧量,这是影响跑步配速的最直接原因。在高温环境下跑步,血液循环需要从运动肌肉中分流一部分血液到皮肤表面,以帮助降低体温,其结果就是导致额外的能量消耗,同时

   

大家都能感受到,夏天跑步,太容易出汗,更偏向于游泳运动,到了秋天,天气转凉,跑步运动则适宜开展。
然而,南北方由于入秋进程不同,早晚的气温也有较大差异,南方早晚跑步凉爽舒适,而北方有些地方开始变得很冷了。
夏天的闷热、冬天的寒冷都关系着跑步感受,果不其然,“气温”这一要素又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那气温到底是怎么影响跑步及配速的呢?夏天,高温下跑步锻炼时会增加耗氧量,这是影响跑步配速的最直接原因。
在高温环境下跑步,血液循环需要从运动肌肉中分流一部分血液到皮肤表面,以帮助降低体温,其结果就是导致额外的能量消耗,同时乳酸生成加速,即使在日常习惯的配速下,心率也会提高。
在不考虑其它天气条件情况下,当户外温度超过35℃,就别出去运动了。
而在冷天跑步,气温较低,体表的血管遇冷收缩,人体关节的灵活性降低,如若不充分做好热身运动,易出现运动损伤并影响跑步配速。
最适宜跑步的环境温度是15~20℃,而对于马拉松而言,最合适的气温是5~15℃。
而且有“快者喜冷”理论,那是因为跑步时人的新陈代谢加快,产生的热量与耗氧量呈正相关,而耗氧量与速度又呈正相关,因而对于身高体重接近的跑者,跑得越快,产生的热量越多,自然也需要更低的环境温度,让他们感觉更舒适一些。
同时,也有研究指出,越是跑步能力强的跑者,受到气温的影响越小,反之则受气温影响越大。
从研究数据上看:平均跑步配速在每公里3分34秒甚至更快的跑者,气温每升高 1℃,配速大约会降低 0.62 秒;平均跑步配速在每公里4分36秒到6分12秒的跑者,气温每升高1℃,配速大约降低 2.48至2.79 秒左右。
最佳锻炼环境(微风、阴天)除了气温外,相对湿度、风速、空气质量和能见度也会对跑步有影响。
“高温+高湿”,闷热感十足,汗液蒸发缓慢,易出现中暑,具体数值上限可参考气温30℃,相对湿度80%。
“低温+高湿”那就是刺骨寒冷,跑步后出汗量不少,若不及时保暖更衣,特容易感冒。
但相对湿度过低时,也不是好事,虽能适应相对更高的气温,却容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促使人体水分蒸发加快,出现干渴烦躁的感觉,影响跑步体验及配速。
在气温适中的前提下,50~60%的相对湿度对跑步是最适宜的。
跑步时,当风速不太高时,风吹来,加强热的传导和对流,加快人体散热,提高跑步舒适度及配速;但风速太大,尤其逆风时,会明显增加运动阻力,消耗更多的体力,配速受到影响;顺风时也需要控制跑步速度,注意双脚稳定性,保持平衡,减少对步伐和配速的影响。
一般风力4级以下比较适宜,也就是最大风速不要超过7.9m/s。
另外,一些城市PM2.5、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等含量也居高不下,这些较人体体感而言对身体伤害更甚,不建议在户外跑步;大雾天气通常发生在冬季,雾与霾不易分散,能见度不高,跑步配速受到影响之外,还不易观察周边环境,交通事故概率增加,同样不建议户外跑步;但如果在郊外,空气新鲜、车辆稀少,也是可以继续跑步的。
所以,虽然随时随地可以跑步,很多跑者亦不畏寒暑,但想在训练或日常锻炼中提高跑步能力和水平、加强身体素质的同时,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还是需要挑对时机的哦~笔者:陈山,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气象工程师。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