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织女泉村:资源变资产 百姓干劲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4   来源:风力发电机   作者:风电塔筒   浏览次数:91
核心提示:夏末时节,走进山阴县下喇叭乡织女泉村,在远处山上的光伏发电风扇和成片的庄稼的衬托下,村口标有“强村富民”的门楼十分醒目。织女泉村以旱地种植为主,且留村村民大多都是老年人,为进一步激发村民活力,村里在为大家提供免费农资的同时,还大力推行机械化种植。为了让村民收益最大化,近年来该村还设置了小杂粮加工厂,靠着深度加工小杂粮每年还可为民增收30多万元。这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不少闲置土地被利用了起来。70多岁的村民邱占兴幸福地说:“党的政策好,扶持农民扩大种地规模,补贴给得多,我们干劲也足”。邱占兴老两口种了

   

夏末时节,走进山阴县下喇叭乡织女泉村,在远处山上的光伏发电风扇和成片的庄稼的衬托下,村口标有“强村富民”的门楼十分醒目。
织女泉村以旱地种植为主,且留村村民大多都是老年人,为进一步激发村民活力,村里在为大家提供免费农资的同时,还大力推行机械化种植。
为了让村民收益最大化,近年来该村还设置了小杂粮加工厂,靠着深度加工小杂粮每年还可为民增收30多万元。
这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不少闲置土地被利用了起来。
70多岁的村民邱占兴幸福地说:“党的政策好,扶持农民扩大种地规模,补贴给得多,我们干劲也足”。
邱占兴老两口种了150多亩地,有豌豆、莜麦、胡麻、山药等品种,今年村委会还给了新品种红芸豆,现在每年光种植收入就有5万元。
除此之外,老两口还养了几只羊,每年还能收入2万多元。
村民王建忠说,自己腿脚不方便,生活压力很大,村干部了解他的情况后,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现在每个月都有1000元的保底工资。
“村支书还借钱给我买农机,靠着春耕和秋收帮村民干活我还能多挣个三四万元,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美了。
”王建忠说。
近年来,织女泉村把发展产业作为根本之策,村里还建起了小杂粮加工厂、榨油厂和养猪场,同时发展乡村旅游,把农村资源变资产,让村里有看的、有住的、有吃的,带动村民持续增收。
村党支部书记王红说:“全村要抓好种植结构调整,逐步向机械化、加工化、精细化发展。
此外,要发展乡村旅游,夏天村里头有人工湖,冬天要建冰雕滑冰场,延续脱贫成果,带领村民们一步步地用实干圆梦小康、用双手成就幸福生活。
” 石颖 张智宙(责编:褚嘉琳、温文)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