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未来能造一台零碳汽车吗?比亚迪廉玉波:绿色能源网络是关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4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电招聘   浏览次数:85
核心提示:9月27日,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发展”论坛(以下简称“WNEVC 2024”)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届大会以“低碳转型与全球合作”为主题,设置3场主论坛、15场分论坛。大会邀请相关国家驻华使领馆与商会代表,以及中国企业代表,旨在与全球汽车产业各参与方,共促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全球合作,共同实现碳中和目标。据统计,截至2024年8月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5200万辆,中国占比超过60%。9月27日的主论坛现场,多位嘉宾分享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前沿发

   

9月27日,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发展”论坛(以下简称“WNEVC 2024”)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本届大会以“低碳转型与全球合作”为主题,设置3场主论坛、15场分论坛。
大会邀请相关国家驻华使领馆与商会代表,以及中国企业代表,旨在与全球汽车产业各参与方,共促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全球合作,共同实现碳中和目标。
据统计,截至2024年8月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5200万辆,中国占比超过60%。
9月27日的主论坛现场,多位嘉宾分享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前沿发展,探讨电池技术和氢能的潜力,有专家认为,未来5-10年电池能量密度将显著提高,成本降低,今年或明年可能降至每千瓦时50美元。
未来5-10年,电池能量密度将显著提高在WNEVC 2024会议上,斯坦福大学教授朱棣文发表了关于实现净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题演讲。
他指出,全球温度已突破1.5摄氏度的预期上限,这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
为了将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各行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朱棣文强调,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已经显著下降,未来风能和太阳能的价格预计将继续降低。
此外,氢气作为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其输送过程中需解决泄漏问题。
他还探讨了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预计在未来5到10年内,电池的能量密度将显著提高,而随着生产和出货量增加,电池成本在迅速下降。
2000年时锂电池的成本是每千瓦时2000美元,到2020年,已降至每千瓦时100美元,今年或者明年可能会降至每千瓦时50美元。
但朱棣文也指出,即使有这些低成本、高效的电网级电池和氢气技术,当前仍需要即用型能源,包括煤炭、碳捕集与封存的天然气,或是核裂变或核聚变。
他表示,如果选择核裂变,还需要考虑乏燃料的处理问题。
目前,全球对核反应堆的兴趣正在增长,许多国家和公司正在探索不同形式的反应堆技术,期望通过工厂生产成千上万台这样的反应堆来实现规模效益,“它们将更加安全,更不容易出现污染问题。
”他说。
构建绿色能源网络,完善能源综合调控机制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最新思考中,比亚迪首席科学家、汽车总工程师、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强调了绿色低碳的重要性。
廉玉波指出,新能源汽车应充分发挥作为能源终端的属性,推动车辆、交通与能源的清洁发展。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效率已从40%提升至90%,未来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动力系统效率,并利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单元,与可再生能源网络进行双向互动。
他认为,电池技术的创新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固态电池被视为前沿热点,但仍面临成本和集成难题。
精准电池管理系统将通过大数据和智能传感技术,实现电池状态的无损监测。
同时,新型功率半导体材料也逐渐成为行业焦点,以提升电控系统的效率。
在整车能耗降低方面,廉玉波指出,轻量化、低风阻设计及高效能量管理的重要性。
未来将探索如何进一步降低风阻和滚动阻力,同时开发新型制冷剂以实现高效热管理。
此外,构建绿色能源网络也是实现低碳目标的关键。
廉玉波建议,建立完整的能源综合调控机制,以消除供能侧、市场侧和用能侧之间的壁垒,促进全产业链向碳中和发展。
具体来说,即创建一个系统化的框架,以协调和优化不同能源形式(如电、热、气)的生产、传输和消费。
这种机制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并确保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间的有效整合。
采写:南都记者郭若梅 王子黎 发自海南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