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发力细分赛道,新能源换电迎来隐形龙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4   来源:节能风电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67
核心提示:8月13日,2024年《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发布,40位商界新锐和中坚力量浮出水面。本届上榜企业家完整覆盖了硬核科技、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众多新兴行业。和以往不同的是,在这些行业如新能源的一些细分赛道,也开始出现各类隐形龙头。今年40U40榜单上,从事两轮换电业务的光宇出行首席执行官宋洋即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宋洋创立的光宇出行,在新能源行业整体主升浪的背景下,看准新能源中的两轮换电细分赛道带来的市场机遇,带领公司从零起步,仅用了三年多时间便在全国95个城市建立了完善的换电网

   

8月13日,2024年《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发布,40位商界新锐和中坚力量浮出水面。
本届上榜企业家完整覆盖了硬核科技、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众多新兴行业。
和以往不同的是,在这些行业如新能源的一些细分赛道,也开始出现各类隐形龙头。
今年40U40榜单上,从事两轮换电业务的光宇出行首席执行官宋洋即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
宋洋创立的光宇出行,在新能源行业整体主升浪的背景下,看准新能源中的两轮换电细分赛道带来的市场机遇,带领公司从零起步,仅用了三年多时间便在全国95个城市建立了完善的换电网络,完成了营收从0到10亿元的快速发展,公司年复合增长率达到惊人的367%,成为国内从事两轮车换电的三家龙头之一。
在宋洋看来,宏观上新能源是国家能源战略的一部分,电能对交通、生产、日用消费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和替代,是显而易见不可逆的大趋势。
但过去十年,整个新能源行业的主流赛道,如上游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消费端的智能电动汽车、储能等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竞争也逐步趋于白热化。
这种市场背景下,行业对于创新化、细分化需求的把握会有更高的要求。
而两轮车换电这个场景目前还处于快速增长的早中期阶段。
国内有接近4亿辆电动车存量,其中具备高频刚需的外卖、快递有超过1,000万辆的体量,低频居民用户市场更加广阔,超过3亿辆,相比已经成熟的领域,市场机会更大,有机会孕育出非常大的企业。
后发先至的独特商业思考对于换电行业来说,光宇出行其实是后来者。
公司成立时已经是2019年12月,正式进入市场是2020年7月,业内其他公司大多是在2018年到2019年就进入了市场。
之所以能够发展相对较快,宋洋认为对于市场需求的切入把握、产品和运营的策略上,光宇有一些自己较为独到的思考。
两轮车换电是一个大市场,在切入点上,首先要面对的是用户人群选择,光宇选择了先从外卖骑手切入,逐步拓展到快递人员,再拓展到城市居民的三步战略。
“不同人群的需求区别很大,对于企业来讲如何满足这些需求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我们先从需求最刚性的人群着手,把‘以换代充’的模式和习惯建立起来,后期逐步拓展和覆盖,慢慢建立起覆盖整个人群和全国的换电网络。
”在宋洋看来,电动车补能问题一直是骑手人群最大的难点和痛点,尤其是在新国标和锂电池充电限制越来越严格的当下,仅靠自己,骑手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很好地解决电池补能问题。
这个需求的存在,给换电服务提供了更好的切入机会。
宋洋认为“找准了问题,为他们解决了问题,提供了足够的价值,商业模式的合理性自然就能得到解决,把企业的发展空间建立在用户的强需求上,心里不虚,公司才能更有生命力。
”在产品和运营上,光宇相较其他同行业也有较大的差异。
换电网络的建立,换电柜和锂电池产品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这一点上,光宇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光宇集团旗下系列公司,早在1987年就开始从事蓄电池制造业务,1999年在国内第一批从事锂离子电池研发,是老牌电池龙头企业之一。
光宇出行成立后,并购了老光宇旗下的部分研发和生产能力到公司体内,使自己成为业内唯一能从电芯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再到自主运营的全产业链自营的公司。
对于骑手人群的特殊需求,宋洋认为续航里程是最大的竞争点,光宇具备为骑手这种场景定制电芯和电池产品的空间。
最终投向市场的锂电池产品,光宇出行采用了较为领先,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认可的磷酸锰铁锂技术路线,同时电池包的容量相对同行大出40%至60%,给骑手带来了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好的充放电稳定性,过去几年里公司成长比较快,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种定制化的产品驱动。
另外,在城市的拓展和运营上,相较其他同行大力发展代理和城市合伙人,光宇绝大部分采用了自营模式,通过建设和锻炼自己的团队来保证市场份额的拓展。
“自有团队虽然更重,但更有把控力,更容易管理,对于效率和服务品质的要求能够得到有质量的响应。
”宋洋认为自营虽然难,但这是正确的事情,要真正把用户服务好,只能去啃这些硬骨头,没有任何取巧的空间。
“以换代充”是两轮车补能的终极解决方案无论是居民的日常交通,还是一些特定消费场景下,两轮车都是城市生态中无法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电动车的充电难问题,一直也是两轮车用户最大的困扰和城市管理中最难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2024年初,一些重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也使彻底解决充电难问题更加迫在眉睫。
宋洋认为,当完善的换电网络建立起来之后,骑手、快递员和居民,都不再需要自行私搭乱建去寻找充电方法,换电模式下几秒就可以完成,是更便捷的补能方式。
光宇出行提供的这种商业模式,在商业之外,也是新能源基建的一部分,还有更深一层的社会意义和民生价值。
同时,换电模式不仅仅是城市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部分,也是安全管理的一部分。
锂离子电池由于化学特性所限,不能完全避免热失控和着火现象,风险始终客观存在。
把电池集中到固定的换电柜进行充电,用户定点换电,比起电池散落、分布在居民楼、停车棚充电,相当于是对风险集中进行了管理。
同时,因为更好的科技和技术手段介入,在换电柜的系统后台,企业可以通过上报的云端数据,实时监控到所有电池的电压、温度、电量等指标,对电池出现异常情况有预警和提前介入的空间。
即便最终失火,也只是在远离人群的固定换电柜上失火,解除了对居民家庭、居民楼的安全威胁。
“等骑手市场基本定型后,我们很快会进入居民换电柜的建设,把这种便捷的补能方式带给尽可能多的人群。
”宋洋认为,光宇出行始终坚定相信,在两轮车所有场景下,“以换代充”都是未来解决两轮车补能和安全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IPO筹备中的逆周期资本热情在资本市场,光宇出行独特的业务模式和快速发展也获得了非常高的关注。
“前期我们主要投汽车相关,但目前也把目光转向以前相对忽视的两轮车领域。
换电这个市场非常大,这里面一定能诞生几家规模很大的龙头公司。
”国内一家产业投资机构合伙人表示他们正在密切关注光宇出行这样的细分赛道龙头企业,同时也认为两轮车换电领域是最需要资本化的行业之一。
“早期我们主要是靠自有资金发展,前三年差不多投入了12亿元左右的资金,有力地保证了早期的迅速发展。
后期也开始考虑引入一些外部资本,一起尽快将公司推上市。
”宋洋表示前几年没有对外融资,主要是重资产行业前期投入大风险高,公司发展速度也比预期的快了很多,主要精力都在市场的快速拓展上,没有太多精力考虑资本化。
现在公司到了一定体量,发展确定性比较强了,也希望和外部资方一起,把公司规模做得更大,尽快上市。
从去年9月开始,光宇出行也已经开始着手进行IPO的筹备工作,保荐机构、审计、律所等进驻公司现场办公,为公司上市进行合规整改等前期工作。
根据目前进展情况,有望在2026年提交IPO申报。
也许未来不远,新能源的细分赛道也会百花齐放,出现一系列细分龙头。
特刊 | 该文章由光宇出行提供,非《财富》(中文版)编辑内容,文责自负。
在财富Plus,网友们对这篇文章发表了许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观点。
一起来看看吧。
也欢迎你加入我们,谈谈你的想法。
今日其他热议话题:查看《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巴黎奥运会取得境外参赛最好成绩》的精彩观点查看《加沙战火或持续至2025年!惠誉下调以色列主权信用评级》的精彩观点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