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能源数字化运营商采日能源宣布完成C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工业富联和三行资本领投,广慧投资等投资机构跟投,同创伟业、招商启航、创新工场、三峡电能等老股东持续支持,星汉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本轮融资完成后,采日能源将继续稳固发展电源侧、电网侧市场开发,同时将加大区域用户侧储能市场的开发和投资。
采日能源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能源数字化运营商和储能系统制造商。
公司历经6年时间的发展,累计交付超2.5GWh储能系统,所有交付项目实现安全运行零事故。
采日能源自主研发了BMS、EMS、PCS、协调控制器、VPP聚合平台,安全预警云边端平台,微网BOX等核心产品,掌握了智能温控系统、智能充放电控制策略、主动均衡、仿真等核心技术。
量产能力方面,采日能源拥有PCS生产能力、7GWh模组/PACK/系统集成能力,以及全产线储能系统数字化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公司目前已形成了基于“云、边、端”及6S(PCS、BMS、EMS、Security、Standard、Service)的系统设计技术架构。
储能系统产品包括适用于国内外工商业应用场景的储能标准柜,如液冷 100kW/215kWh All-in-One一体柜和液冷372kWh直流柜,以及适用于电源侧及电网侧的标准20尺(3.72MWh)和40尺(6.7MWh)液冷集装箱产品。
采日能源认为储能的核心价值在“调”,不在“储”本身。
对于电网和用户来说,储能的调节能力是非常宝贵的,特别是对于用户侧应用场景,储能系统不仅仅是一个边缘端的硬件基础设施,更是一个能够接受云端智能调度的智能设备。
储能系统的经济性是下游客户重要的考量因素。
采日能源基于云边端架构对储能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动态调整运行控制策略方案。
运行数据还会反馈到研发设计端,比如设备优化的热管理设计策略。
打通全生命周期数据之后,采日能源可以进一步提升储能系统整体效率,系统最高效率可达到89%。
安全性是储能系统的生命线。
采日能源通过建立储能PHM预测性维护系统,基于系统内部簇级、PACK级以及电芯级别的异常数据检测技术和电池阻抗模型,可实现提前2小时预警,储能系统故障预测准确率高达82%左右。
电池管理是储能系统的核心所在,采日能源基于大数据和AI算法,将电池SOC精度提高2%,还将自主研发量产双核、基于电池内阻和容量衰减预测的新一代BMS技术,采样速率≤200uS,精度达到±3mv,并能够支持电池主动均衡,均衡电流≤3A。
采日能源储能产品源网侧的大型储能市场是压舱石,采日能源将进一步推进优质储能项目落地,积累与电网互动的经验。
另一方面,采日能源认为工商业储能市场空间的天花板很高,未来用户侧的分布式储能的密度会逐步提升。
目前储能系统商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