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央广网评】千亩农田建满光伏电站 不合法、不切实际的项目是怎么上来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3   来源:风力发电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96
核心提示:据总台央视报道,在湖北孝感安陆市、孝昌县,一些乡镇打着“农光互补”的旗号,在几千亩永久基本农田上建设成片的光伏电站,不仅妨碍当地农民种地产粮,造成收入减少,发电产生的噪音还影响村民生活,让当地百姓“既心酸又无奈”。永久基本农田是由国家依法划定、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挪作他用,这对我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产生活都极为重要。安陆市和孝昌县作为湖北乃至全国的产粮大县,有责任严格保护好耕地,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多种粮、种好粮。然而,当地政府部门却无视“严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红线

   

据总台央视报道,在湖北孝感安陆市、孝昌县,一些乡镇打着“农光互补”的旗号,在几千亩永久基本农田上建设成片的光伏电站,不仅妨碍当地农民种地产粮,造成收入减少,发电产生的噪音还影响村民生活,让当地百姓“既心酸又无奈”。
永久基本农田是由国家依法划定、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挪作他用,这对我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产生活都极为重要。
安陆市和孝昌县作为湖北乃至全国的产粮大县,有责任严格保护好耕地,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多种粮、种好粮。
然而,当地政府部门却无视“严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红线,明知故犯、弄虚作假,在农民不愿意的情况下依旧三番五次劝农民集体签字,将土地流转给光伏发电项目,导致农民守着旱涝保收的良田却种不了,拿到手只有每亩地500元的流转费。
耗资八百多万元改造的高标准农田,两年后却在设施完备的农田里建光伏电站,这是何等浪费!总之,当地的做法不仅目中无法、糟蹋耕地,还砸了农民的“饭碗”,于国计、于民生均是有害无益。
令人不解的是,明明村民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在手,足以证明自家耕地是基本农田,光伏发电项目有关人员却矢口否认,坚称是“荒地”。
是谁给了他们睁眼说瞎话的勇气和底气?面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当地政府部门为何不阻止、不追责,还劝说村民转出土地并批准改为他用?在面对媒体采访时,他们不是闭门不理,就是“踢皮球”推脱,显然是失责的。
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是为了发展经济,这本无可非议,但首先要合法合规,其次要切合实际。
从目前情况看,安陆市和孝昌县的操作既不符合法规,也不切合实际。
据项目有关人员透露,当地发电量供大于求、销不出去,光伏发电项目效益不好。
由此可见,像这样盲目跟风、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的项目,不但产生不了良好效果,更会带来负面影响。
眼下,当地最要紧的是尽快调查清楚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恢复耕地功能,弥补农民损失。
同时,深入反思、引以为戒,决不能再让盲目上马的项目占用耕地、损害农民利益、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央广网评论员 陈锐海)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
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