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贵州纳木村:屋顶变“电站” 乡村向阳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3   来源:风力发电机   作者:风力发电机   浏览次数:66
核心提示:陈洁泉 杨芮(实习生)“用电无忧,凭电还能增收。”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纳木村,村民对用电体验纷纷赞不绝口。“这是实在话!”村民邓文术话不多说,赶忙给自家的电动磨面机接上电源,轰隆隆的作业声立马响起。“那增收怎么说?”“太阳出来就能赚钱啊。”邓文术不假思索。纳木村家家户户的屋顶上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刘菲菲摄村民底气从何而来?这就要从每户村居屋顶上整齐排列的光伏板说起。位于乌蒙山深处的纳木村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平均日照时数超过1500小时。自2016年开始,这里建起了屋顶分布式光伏,村民拥有了自家的“绿

   

陈洁泉 杨芮(实习生)“用电无忧,凭电还能增收。
”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纳木村,村民对用电体验纷纷赞不绝口。
“这是实在话!”村民邓文术话不多说,赶忙给自家的电动磨面机接上电源,轰隆隆的作业声立马响起。
“那增收怎么说?”“太阳出来就能赚钱啊。
”邓文术不假思索。
纳木村家家户户的屋顶上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
刘菲菲摄村民底气从何而来?这就要从每户村居屋顶上整齐排列的光伏板说起。
位于乌蒙山深处的纳木村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平均日照时数超过1500小时。
自2016年开始,这里建起了屋顶分布式光伏,村民拥有了自家的“绿色电站”,形成了清洁能源自发自用、余量并网售卖的模式。
然而,并网消纳难题一度成为困扰。
“建筑屋顶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普遍存在‘过电压、三相不平衡、配变重过载和谐波’等问题,尤其在边远山村是一大考验。
”作为项目的主要牵头方,贵州电网公司二级领军专业技术专家蔡永翔回忆。
蔡永翔说,“起初,常有村民反映用电困扰。
比如家里的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光照很足却无法启动电器。
”事实说明,村民有自家的“绿色电站”还不够,村里还得有自己的新型电力系统。
纳木村的储能系统设备。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供图设想变现实。
2023年底,纳木村全面建成了分布式智能电网,运用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将新能源、储能、充电桩等多种能源形式深度融合,实现了“新型交直流网架+构网型储能装置”的有序互济。
这也因此成为贵州省首个分布式智能电网示范区。
如今,纳木村0.3兆瓦项目200千瓦时的储能设备已投入使用。
简单来说,就是村里有一个“大型充电宝”:白天光伏发电量多、电网容量压力大时充电;晚上发电量少、电网容量压力小时放电上网,通过错开光伏发电、上网的时间差,实现电源端的削峰、填谷。
变化可观。
2023年,纳木村屋顶光伏发电到电网数为28160千瓦时,算上可再生能源补贴,收益超过1.93万元。
同时,全村村民生产生活取用屋顶光伏发出的用电量达1.5万余千瓦时,相当于节省电费支出约7000元。
纳木村建起了新能源充电桩。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供图不仅如此,农村绿色能源实现高效利用和清洁发展,村民用电安全可靠之余,村里还发展起了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建起了新能源充电桩等基础设施。
分布式智能电网照亮了乡村振兴路。
辐射更广。
纳木村的探索为贵州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参考。
目前,相关的技术已在盘州、紫云、望谟、六枝、湄潭、平塘等市县推广应用。
眼下,日头高照,纳木村村居屋顶上的片片光伏板熠熠生辉,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正跨越连绵群山,交织成一幅幅和美乡村新图景。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