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其中,海上风电以其独特的优势,被视为21世纪后最具潜力的大规模利用新能源技术之一,不仅承载着清洁、可再生的愿景,更是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
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应用范围广泛,从材料加工到通讯、传感、研发、军事、医疗等众多领域均有涉及。
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资源更为丰富、发电利用小时数更高、不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不消耗水资源,且非常适合进行大规模开发。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结合各省市“十四五”海上风电开发目标与GWEC预测,2027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739万千瓦左右,2022-2027年复合增速20%。
可见,海上风电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海上风电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产业链支撑。
从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资料来看,海上风电产业链的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和风机设备生产。
风机设备是产业链中的关键领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风机机组和辅助设备两部分。
风机机组涵盖了叶片、发电机、齿轮箱、变流器、塔筒等关键零部件,而辅助设备则包括风机基础、海底电缆、海上升压站和陆上升压站等。
产业链的中游则是项目建设,这一环节包括前期准备工作、项目施工建设和项目运行三个阶段。
产业链的下游则主要负责风电场的运维服务,确保产生的电力能够顺利地通过售电渠道流向最终用户。
中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
从“十二五”时期的初步布局与技术探索,到“十三五”时期的规模化发展与关键技术突破,再到“十四五”时期全面推动深远海风电平价示范和规模化开发,中国海上风电政策经历了从起步到飞跃的华丽转身。
这一系列政策举措,不仅为中国海上风电产业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坚定决心与实际行动。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招商引资成为地方抓经济、强产业的有效手段。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
那么,在国内海上风电产业的主要企业动向如何呢?(注:排名不分先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