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庐山,绿翠环抱,莺啼鸟鸣。
伴随着密集的呼啸声,一架四轴专业级无人机缓缓升空,开启了吉电股份华中区域公司长岭风电场设备巡检任务。
近期,吉电股份全面启动“安全生产月”活动,已建成的智慧场站打破传统活动模式,以“数字强安”为抓手,聚焦“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通过对无人机、智能机器人及辅助控制系统等数字化工具的巡检常态化应用,实现了 智慧“千里眼”,安全“无死角”。
“以往巡检,我们要在崎岖的山路中走10公里,耗时1天,才能完成一条35千伏集电线路巡检工作。
现在,无人机两个小时就够了。
”随着“智慧+”在风险辨识分析、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等工作中崭露头角,长岭风电班副班长钟明感叹。
巡检无人机上搭载着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等设备,通过预先设置好的航点和程序,可根据风机位置和线路距离进行多段飞行。
同时,还可有效观测到风机叶片受雷击和边缘风化剥蚀、集电线路瓷瓶开裂、线路散股、金具脱落等设备问题缺陷,并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获取的各项数据实时反馈,帮助维检人员准确判断设备运行状态,提前发现潜在隐患缺陷。
▲吉电股份白城发电公司架其风电场智能巡检机器人在220KV升压站正在对设备进行红外测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