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背景下,海上风能清洁低碳,资源储量大,适合大规模开发,因此吸引了许多目光。
近日,欧洲九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奥斯坦德举行会议,商定在北海建设海上风能的新承诺。
会议通过的《奥斯坦德宣言》计划到2030年将北海附近国家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提高到120吉瓦,2050年提高至300吉瓦以上。
而在国内,在能源消费端完成海陆空全域电动化布局后,宁德时代也注意到了海上风电的巨大潜力。
天眼查App显示,4月6日,福建润时海上风电有限公司成立(以下简称“润时海风”),注册资本25亿元,由宁德时代旗下的时代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润时海风的业务范围包括发电、输电、供配电、海上风电系统研发等,这意味着宁德时代正式下场海上风电的项目开发领域,进一步从能源生产端切入该赛道。
“绿电”新机会海上风电是一种利用海上风力发电的新兴能源产业,其将发电机组安装在海上的风力发电设备中,以利用海上更强劲的风力资源。
海上风电场风机转动产生的电经箱式变压器升压后通过集电线路在海上升压站进行二次升压,随后通过海底电缆送到陆上集控中心,进入电网调配,和陆上风电发电流程基本一致。
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吊装容量516万千瓦,约占全球的54%。
累计吊装容量3051万千瓦,同比增长超过20%。
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双碳”的支持,海上风电的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大。
据国联证券预测,“十四五”规划充沛,中长期发展可期。
截至2022年,我国沿海省市已发布“十四五”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整体规划新增装机规模有望突破55吉瓦,2023年-2025年我国海风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超40吉瓦。
海外方面,2023年3月27日,全球风能理事会的发布的《2023全球风能报告》显示,到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将达到25吉瓦。
海上风电企业明阳智能氢能副总工程师詹振翔指出,我国海上风资源丰富,海上可开发利用风资源储量是陆地近3倍,有利于新能源可持续、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年均可利用小时数达到3900-5000小时,且不受土地资源限制,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由于政府的补贴和政策的助推,海上风电在一个时期内得到了较快发展,不少公司开始扩大装机规模,以期获得更多的补贴。
受海上风电抢装潮影响,2021年度海上风电机组安装数量及单价呈现大幅度上升,导致公司营业收入涨幅较大。
然而随着之后补贴的退坡,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