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键词:航母、风电、航运今天研报君跟大家聊一个跟“船”有关系的行业——锚链虽然这是一个小行业,平时很少有人关注,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行业,不仅和航母扯上了关系,还顺便搭上了海上风电的快车。
逻辑一:航母前不久,中国海事局发布最新通告,上海江南造船厂在未来两天之内,将陆续下水多艘大型船舶。
这被认为是在腾挪地方,为海军新航母下水做准备。
更重要的是,即将到来的6月3日,不仅是端午节,同时还是江南造船厂建厂的157周年纪念日,按照我们的传统,新航母在这一天下水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如此看来,中国海军三航母时代是真的要来了。
昨天,A股航母概念,已经有所表现,其中宝塔实业6连板,中国海防涨停,大盘股中国船舶也上涨近5%。
那么,航母概念有哪些细分子赛道能够关注?锚链或许是一个方向。
所有人都知道锚链,就是钢制的铁链,起到固定,停靠船舶的作用。
但大家不用小瞧了这“钢链”,因为海上自然条件恶劣,尤其是我国还面临台风,因此对锚链的强度要求是很高的。
研报君具体举一个例子,我国在2007年研制出R4级锚链,这才一举打破国外企业长达30年垄断。
2012年,我国自主设计的第六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舟山海域遭遇14级台风“梅花”正面冲击,惊涛骇浪中,全凭12根R5级,锚链“定”住乾坤。
而航母这样的大型军舰则更是需要R6级锚链。
锚链的等级越高,意味着难度越高,同时价值量也越大。
未来我国军舰将面临“下饺子”的状态,因此对军用锚链的需求“很大”,尽管跟民用需求没办法比,但概念上提振的意义同样重大。
逻辑二:海上风电海上风电机组也是需要锚链的,这是锚链行业未来的重要增量逻辑。
我们知道深海风力资源丰富,但是“水深了,该如何固定”,这个时候就需要锚链来大显身手了,同时深海自然条件恶劣,对锚链的强度,抗腐蚀要求很高,这样就意味着,海风锚链的价格也更高。
机构表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水深超过60m后,漂浮式海上风机比固定式更具工程经济性,并且水深愈深经济优势愈加凸显。
此外,漂浮式海上风机可完全拆解与迁移,并且可在岸上完成整体组装,海上施工安装更加方便。
市场空间方面,北极星发电网援引CWEA预计2020-2030年浮式风电累计新增装机将达到16.5GW,年复合增速约80%;到2025年和2030年,当年全球新增浮式风电装机量分别将达到1.2GW、4.6GW,浮式风电对整体海上风电(固定式+浮式)新增装机的贡献率也将从0.28%提升至11.5%。
总之,未来海上浮式风电的快速增长,将会对配套锚链产生大量需求。
逻辑三:海上油田今年汽油价格很贵,近期油气板块表现一直也不错,比如中国海油。
石油贵的原因,大家也都知道“地缘关系”。
因此,能源安全,能源自给,一直是今年的主要话题。
怎么办?除了发展新能源外,我们还可以向海洋进军。
据统计,全球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353亿吨和95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总储量的20.1%和57.2%。
从探明程度看,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探明率分别仅为23.7%和30.6%,具有极大的勘探开发潜能。
我国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据全国第四次油气调查数据,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可采储量占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的比重分别为34%和52%。
在探明率上,我国海洋油气整体探明程度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石油探明程度23%,天然气探明程度仅为7%。
因此,机构预计海洋油气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