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从“解放牌”到“复兴号” 中国速度如何越来越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3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风力发电机   浏览次数:85
核心提示:“解放”二字,对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曾是革命先辈的信念与理想,是一个时代开始的标志,也是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见证。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被命名为“解放牌”。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叫“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基础极端落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953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当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举行奠基仪式。之后,来自天南海北的万名建设者会聚长春,终于在1956年7月13日,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CA10型解放牌卡车驶下了装配线。C

   

“解放”二字,对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曾是革命先辈的信念与理想,是一个时代开始的标志,也是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见证。
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被命名为“解放牌”。
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叫“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基础极端落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953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当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举行奠基仪式。
之后,来自天南海北的万名建设者会聚长春,终于在1956年7月13日,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CA10型解放牌卡车驶下了装配线。
C指的是中国,也是长春的首字母,而A代表第一的含义。
独立自主创汽车工业辉煌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省长春市破土动工。
短短三年后的1956年7月13日,这辆CA10解放牌汽车开下了生产线,新中国汽车工业从这里开启。
不过,以现在的标准看,这辆卡车还是有着诸多不足的。
它的最高时速只有65公里,油耗却高达百公里29升。
驾驶室没有空调,方向盘没有助力。
这是今年7月刚刚下线的解放第七代高端旗舰重卡。
这辆最新的解放卡车突破了16项核心技术,整车节能达14%,是世界一流水平。
它是全球首个配备了L2级别智能辅助驾驶的量产重型卡车。
驾驶员只需把手轻搭在方向盘上,即可实现单车道全速自适应巡航,解决卡车使用场景中最常见的长途驾驶疲劳问题。
同时,这辆重卡还配备了AEBS主动紧急制动系统。
当车辆可能与前方物体发生碰撞,且驾驶员未做出反应时,AEBS将会自动激活,并对车辆进行紧急制动。
变化的不仅是车辆本身,还有生产车辆的车间。
走进如今的解放整车智能工厂,看到的是高度自动化、机械化的生产场景。
一汽解放智能装配车间主任 王一强:在我们工厂大概270秒,就有国内最先进的解放第七代高端重卡驶下生产线。
我们工厂具备一年5万辆的生产能力。
从第一代车辆下线,解放这款国民卡车共历经了七次更新换代,从汽油增加至燃油、新能源等多种类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汽解放更展现了中国卡车行业的领军形象,在中重卡领域终端份额达行业第一,创下过全球销量五连冠的辉煌成绩。
到现在,一汽解放已经有超900万辆卡车出车,在海外设立了19个组装厂,车辆远销85个国家和地区。
“复兴号”奔驰自主创新打造国之重器在生产车间里,新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正在加紧装配。
这款新车型已于今年6月在京沪高铁上线运营。
和标准“复兴号”相比,新车型为旅客出行带来了哪些新体验?从时速160公里到350公里、从8辆编组到17辆编组,从标准型到智能型,20多种车型见证了中国高铁动车组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的进程。
20世纪80年代,中车长客开启了动车组自主研发的探索之路。
2007年,首列“和谐号”时速200公里国产化动车组下线。
2017年,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以时速350公里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时速最快的国家。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车辆总体设计师 刘俊阳:“复兴号”的问世,不仅代表了从“自主制造”到“自主创造”的跨越,更代表了中国高铁以自己的标准树立了全球高铁技术的新标杆。
从此,中国高铁进入了不断突破自我、勇攀高峰的新阶段。
2022年,京张高铁“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闪耀”北京冬奥赛场。
如今,中车长客生产的轨道交通产品涵盖动车组、城铁等品类,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汽车产业,是体现国家制造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迈上3000万辆台阶,连续1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与消费国,并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今年前8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9%和30.9%。
我国已经成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方向的积极倡导者和引领者,汽车大国正迈向汽车强国。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9.9万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经济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2013—2023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7%,结构优化、质效提升,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并成为全球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责任编辑:陈卓然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