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1)工业革命前:处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生产以人力、畜力为动力(2)工业革命后: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改进了蒸汽机,资本主义社会进入机器大生产阶段,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②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社会进入“电气时代”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为知识经济的到来提供了技术条件2.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1)工业革命前:工场主与手工业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2)工业革命后: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发展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出现工厂制度②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出现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模式3.工业革命与东西方的关系(1)工业革命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新航路的开辟,将美洲作为其殖民地,占据了非洲沿海的一些殖民据点。
与亚洲的关系仍然维持在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的局面。
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和传教士的活动,西学东渐,联系开始密切(2)工业革命后:①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征服了东方古老落后的农业社会,西方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②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亚非拉地区国家完全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经济附属国,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国家兴起。
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发展,东西方关系演变为南北关系。
南半球发展中国家与北半球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和巨大挑战。
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成为南北关系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