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突如其来。
很多人还没注意到,8月出台的一份重磅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有一段极为关键的表述,关系到能源格局的大洗牌:“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
”要知道,这可是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我们首次在如此高层的官方文件中明确使用“加快”一词来指导核电项目发展。
此前的文件谈到核能时,往往都要专门加上“安全”二字作为前缀限制。
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近两年世界各国都开始拼命建核电站。
2022年2月,法国宣布,建造至少6座新的核反应堆,筹划再建8座反应堆;2022年7月,英国宣布,已批准在该国东部建设新的Sizewell C核电站,为600万户家庭提供电力;此时英国境内有15个核反应堆用于发电;德国政府,为仅剩的3座核电站继续运营开启绿灯;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都表态支持核电发展;韩国尹锡悦政府提出,要“重获安全核反应堆出口主要国际的地位”,并计划在2030年将核电在全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升至30%以上;就连日本,2023年夏季后核电机组重启数量将达到17个,并考虑将核电机组运营期限由最长60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
……为什么短短几年内,因核污染担忧而被“喊停”的核电产业,重新迎来“春天”?为什么能源领域经历了几轮大洗牌,最终核电卷土重来,再返巅峰?历史性的一刻到来,背后信号很不寻常。
本来,此前全球核电产业陷入“停摆”已经很久了。
13年前,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给核电踩了一脚“急刹车”。
就拿中国来说,2011年至2019年中有6年,国内没有任何一台核电机组获批。
核电公司流失了大量资本,长期萎靡。
2015年8月至2021年8月,“中国核电”的股价下滑了53%。
但现在,形势已经完全变了。
从2019年开始,中国的核电建设开始井喷式爆发,审批节奏不断提速,核准机组的数量越来越多,增速也越来越快:2019年,核准的机组数量为4台;2020年,4台;2021年,5台;2022年,10台;2023年,10台;……就在中央文件出台后,紧接着8月19日,国常会更是一举核准了5个核电新项目:中核集团所属的江苏徐圩一期工程;中国广核集团所属的山东招远一期工程;广东陆丰一期工程;浙江三澳二期工程;国家电投集团所属的广西白龙核电一期工程。
如今,2024年刚到9月,累计核准数量已经达到11台,再创新高没有悬念。
难怪近一年来,中国广核、中国核电股价均上涨了45%以上,势头迅猛。
目前,中国在运核电机组仅56台,装机容量是5808万千瓦,与法国并列世界第二;但已核准的在建核电机组数量为46台,装机容量是5505万千瓦;也就是说,在运和在建总和有102台,总装机容量11313万千瓦,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也只是时间问题。
事实上,中国发展核电的潜力还极为巨大,变身“核电狂魔”并不意外。
目前,法国、美国、俄罗斯的核电占总电量比例分别为70%、20%、20%左右,而2023年中国核能发电占比仅为4.68%,仍然非常低。
按照目前的趋势,预计到2035年,中国核电发电总量占比将提升至10%左右,与当前的全球平均水平相当;到2060年占比将达到18%左右,与当前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相当。
事实上,核电项目在中国已经“遍地开花”,尤其是沿海地区,核电已经成为主力电源,在辽宁、浙江、福建、广东、海南5省占比超过20%。
山东和上海,也在全力加码,发展核电:2024年2月,山东省发布《2024年全省能源转型工作要点》,加快海阳、荣成、招远等核电厂址开发,推进海阳核电二期和自主先进核电堆项目建设;3月,上海发布《上海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标是到 2027年核电产业规模达600亿元。
可见,中国核电的狂飙突进,已是势不可挡,蔚为大观。
为什么全球各国都突然拼命发展核电?大逆转的原因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核电的优势实在太明显了,至少在三大方面构成的迫切需求。
首先,核电最大的优势是——稳定性。
核电不受外界天气、季节、自然资源等环境因素影响,除检修外,全天出力可维持100%。
根据中电联的数据,过去10年内,全国核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均稳定在7000小时以上,在2023年更是高达7670小时,约为风电的3.45倍、火电的1.72倍、光伏的5.96倍。
相比之下,火电和水电发电出力波动大;光伏能源的可利用时间短;风电的利用效率较低——各有各的缺点。
只有核电,是当之无愧的“六边形战士”。
其次,当前的居民生活及产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且增速极快。
就在不久前,由于持续多日的高温,四川再次上演了一场“缺电危机”。
不少成都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反映,身边的写字楼、商场、电影院、汽车充电站等公共场所都发布了有关“限电”的通知,甚至有些居民小区出现了临时停电的情况。
自8月份以来,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已创5次历史新高。
截至8月14日,四川电网最大用电负荷达6503万千瓦,较去年最大用电负荷增长7%;空调等降温制冷电器“冰力全开”,全省最大降温负荷达2262万千瓦,占最大负荷的34.8%。
多次“拉闸限电”,实属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