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气象科普】关于台风的详细介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3   来源:风电设备   作者:风电设备   浏览次数:90
核心提示: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 26°C 以上广阔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 12 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它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以下是关于台风的详细介绍:1. 形成条件:广阔的热带洋面,这是台风形成的基础环境,海水表面温度要高于 26.5°C,并且在 60 米深的一层海水里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广阔的洋面能为台风提供充足的水汽和能量。2. 存在热带涡旋: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这是台风发展的“胚胎”。3. 旋转的强风:强风会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腾,在气压降得很低的台风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涌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 26°C 以上广阔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 12 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它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
以下是关于台风的详细介绍:1. 形成条件:广阔的热带洋面,这是台风形成的基础环境,海水表面温度要高于 26.5°C,并且在 60 米深的一层海水里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广阔的洋面能为台风提供充足的水汽和能量。
2. 存在热带涡旋: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这是台风发展的“胚胎”。
3. 旋转的强风:强风会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腾,在气压降得很低的台风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涌起,继而又向四周散开。
4. 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使空气流向改变的力,在北半球使周围空气很难直接流进低气压,而是沿着低气压的中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台风发生地点大约离开赤道 5 个纬度以上。
5. 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小:这样上下空气柱能一致行动,高层空气中热量容易积聚,有利于台风的形成和发展。
6. 结构特征: - 风眼:台风的中心区域气流下沉,天气晴朗,风平浪静,风眼的直径一般在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风眼越小台风的强度往往越大。
- 云墙区:围绕在风眼周围的是厚厚的云墙,这里是台风中天气最恶劣,风力最强的区域,有着强烈的上升气流和大量的降雨。
- 螺旋雨带:从云墙区向外延伸,是呈螺旋状分布的雨带会带来降雨和大风天气,其范围可以延伸到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
7. 危害: - 强风:台风的风速都在 17 米/秒以上,强台风的近地面最大风速可达 32.7 米/秒及以上,能吹倒树木、电线杆、广告牌等,对建筑物、桥梁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 暴雨: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 100-300 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 500-800 毫米。
台风暴雨可能引发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 风暴潮: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其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
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 5-6 米,会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
8. 命名规则: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
命名表共有 140 个名字,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 14 个成员国和地区分别提供 10 个名字,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但如果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为了防止它与以后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以申请将其从命名表中删去。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