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杜娟)排水管网是保障城市运行的“生命线”,昨日,2019中国·广州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非开挖修复技术高峰论坛开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发生的城市内涝、路面沉降塌陷等事故与排水管道密切相关,用“紫外光固化法”修复管道,大流量风机一“吹”,新管可以正常使用50年。
排水管道埋在地下,破损后如何修补成为关键,目前地下管道的修复主要采用非开挖技术。
本次论坛上,紫外光固化法引发业内关注。
该法是利用紫外光作为固化媒介,树脂中含有光引发剂,经过特定波长的紫外线光照射,树脂产生固化反应,形成高强度内衬新管。
施工时将充填有树脂的玻璃纤维内衬管拉入既有管线,通过大流量风机把内衬管“吹”鼓,再采用紫外光灯架进行固化,最终紧贴在既有管线内壁上。
通常仅需要3~5小时,就可以完成一段旧管道的内衬修复任务。
固化后,管道能完全不依托原有管道独立承受内压和外压,修复后的新管正常使用年限在50年以上。
排水管网的系统检测维护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考虑到人员下井摸查等传统方式所受限制的因素多、检测效果差、成本高、不安全等问题,潜望镜检测、闭路电视检测(CCTV)、声呐检测等管道监测技术快速发展。
论坛上,一家武汉公司带来了一套“智慧排水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排水系统”前期需要整体摸查排水管网,建立基础数据库,并且通过留在管内的监测仪器实时收集数据。
建成后,可将缺陷判读记录和评估结果数据导入到GIS系统中生成缺陷分布图,并且将检测评估报告导入GIS系统中,用于辅助养护、修复工程项目决策。
此外,还可以接入气象数据,建立内涝预测仿真模型,对城市内涝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