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生活打卡季#前言大家好,云智能知识分享,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光伏技术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不断突破传统应用边界,向更多创新领域拓展。
本文将通过北京冬奥会崇礼景观广场光伏水池地砖发电项目的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如何将光伏产品成功应用到水下环境,为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领域提供宝贵经验和启示。
正文一、项目背景与概述北京冬奥会崇礼景观广场的光伏水池地砖发电项目,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与龙焱能联合打造的一项创新工程。
该项目在景观水池池底安装了420块龙焱碲化镉光伏发电地砖,每块地砖尺寸为600*600*110mm,单块功率达46W,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9.32Kw,预计年发电量可达20000度。
这一项目不仅展示了光伏技术的创新应用,更为绿色奥运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1. 防水性能要求将光伏产品置于水下,首要解决的是防水问题。
龙焱研发的光伏地砖采用了高强度密封材料和特殊封装工艺,确保了产品在水环境中的用电安全。
地砖结构为8mm钢化玻璃+3.2mm发电玻璃+8mm钢化玻璃,这种三层结构不仅增强了地砖的抗压性和耐久性,还有效隔绝了水分渗透,保障了光伏组件的正常运行。
2. 施工难度水下光伏项目的施工难度远高于常规地面光伏项目。
项目团队通过精细的施工设计和严格的施工流程控制,采用副框加龙骨的方式将光伏地砖固定于水池池底,既保证了地砖的稳定性,又便于后期的维护和检修。
3. 安全性与防滑设计考虑到游客的安全需求,光伏地砖面层采用了宽5mm*深1.5mm的菱形图案加2mm直径圆点防滑设计,有效防止了游客在戏水过程中的滑倒风险。
同时,地砖的高强度设计也确保了游客行走的安全。
三、创新应用与效益分析1. 景观与发电的双重功能光伏地砖不仅为景观水池提供了绿色电源,还通过其独特的图案设计和灯带布置,营造出梦幻般的视觉效果。
夜间,地砖间隔缝中的灯带在数字控制下形成独特的景观灯,为广场增添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2. 环保与经济效益项目预计年发电量可达20,000度左右,在25年寿命期内,将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00吨,产生绿色电力约50万度,节约标煤约200吨。
这种绿色、低碳的发电方式不仅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也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 推动BIPV行业发展该项目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首个大规模应用的水下光伏项目,拓展了光伏应用的新场景,为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
四、结论与展望北京冬奥会崇礼景观广场光伏水池地砖发电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示了光伏技术在创新应用领域的巨大潜力,也为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技术的持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类似的水下光伏项目涌现,为城市的绿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这也将推动光伏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