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光强五月的风,是青岛“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给不少市民和游客留下了“青岛印记”。
这座“青春之城”不仅有“五月的风”,还有全球瞩目的“峰”。
此“峰”是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
8月27日至29日,由商务部和山东省共同举办的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如约而至。
从造型看,“五月的风”螺旋上升,给人以“力”的震撼,恰如青岛峰会释放的开放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决定》全文共有35处提及“开放”,这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本届峰会是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举办的首个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盛会,受到全球瞩目。
今年的青岛峰会,首次设立了嘉宾采访通道,进一步彰显了山东的自信与开放。
康菲石油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胡凯诚,利洁时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等9位跨国公司领导人现场接受媒体记者提问,分享参加峰会的感受。
“通道”吸引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CGTN、中阿卫视、韩国JIBS、山东广播电视台等50多家中外媒体关注。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王磊透露,阿斯利康第二次增资在青岛建设的吸入气雾剂全球生产供应基地;瑞士欧瑞康集团中国区总裁王军说,2026年前在山东投资加大一倍;盛裕集团中国区总裁张祺分析,工业智能化在济南产业和园区的运用有很大前景……一问一答间,展现了山东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姿态,更好诠释了“聚商融智、合作共赢”。
从色彩看,“五月的风”火红浪漫,激荡着青春的热情,涌动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山东张开“双臂”,诚挚邀请“老朋友”,也吸引“新伙伴”。
通过峰会碰撞思想、对接项目,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落户山东、扎根中国,共享发展机遇。
为广大跨国公司来鲁投资兴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让大家在山东真正感受到宾至如归、情义如金,总裁们最有发言权——辛北尔康普集团是入驻青岛中德生态园的第一家德资企业。
辛北尔康普中国区CEO Kosta第二次参加青岛峰会,他说,在这里投资发展,是“天时、地利、人和”。
从影响看,“五月的风”意义深远,矗立在人们心中,如同“永不落幕”的峰会不断提升青岛、山东的国际影响力。
“五月的风”是历史与现代的交响,见证了青岛的变迁与发展,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青岛拥有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为跨国公司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环境和时代机遇。
开幕式上,联通世界的开放之城、基础雄厚的产业之城、活力迸发的创新之城、潜力无限的海洋之城、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之城等五个“城”的青岛名片,让跨国公司嘉宾印象深刻。
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共享中国机遇。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
一届又一届的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带来了人流、商流、信息流,传递着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五月的风”见证了五届的“峰”,五届的“峰”让青岛、让山东与跨国公司共同成长、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