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会“呼吸”的墙、能“发电”的阳台……这是一种啥样的“绿” ?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3   来源:风力发电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84
核心提示:建筑屋顶戴上了光伏板“遮阳帽”酒店大堂的幕墙“会呼吸”客房阳台“会发电”……今年的博鳌“太绿了”一年一度的“博鳌时间”如期开启,满目青绿的博鳌东屿岛因为与会嘉宾的到来更加生机盎然,近零碳示范区建设更是刷新了“博鳌绿”,为全球热带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实现路径。“博鳌绿”是种什么样的绿?透过示范区这一窗口,将有更多人看到绿色博鳌、绿色海南、绿色中国。俯瞰博鳌东屿岛绿色植被。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这里的“绿”多层次俯瞰东屿岛,青绿草地、翠绿灌木、深绿树林,绿色以渐变的方式呈现。在这里,植被覆盖率达70%

   

建筑屋顶戴上了光伏板“遮阳帽”酒店大堂的幕墙“会呼吸”客房阳台“会发电”……今年的博鳌“太绿了”一年一度的“博鳌时间”如期开启,满目青绿的博鳌东屿岛因为与会嘉宾的到来更加生机盎然,近零碳示范区建设更是刷新了“博鳌绿”,为全球热带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实现路径。
“博鳌绿”是种什么样的绿?透过示范区这一窗口,将有更多人看到绿色博鳌、绿色海南、绿色中国。
俯瞰博鳌东屿岛绿色植被。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这里的“绿”多层次俯瞰东屿岛,青绿草地、翠绿灌木、深绿树林,绿色以渐变的方式呈现。
在这里,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创建,让东屿岛的绿色更多层次——通过开展乡土型低碳绿地营造,东屿岛上的大部分植物群落采用海南岛范围内的乡土树种,运用“异龄复层混交”的种植模式,实施近自然森林重建与恢复,构建高碳汇植物群落。
植一棵树每年固碳4至18千克,在20年里可吸收固定二氧化碳80至360千克。
不难想象,如此多层次的绿色将为东屿岛增添多少绿意……从看得见的绿到看不见的绿,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创建,还让东屿岛的绿色更多样化。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内的光伏发电地砖。
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比如,会发电的阳台,是在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南侧顶部的三层以上客房阳台,以立面光伏的形式安装了碲化镉薄膜光伏玻璃,该发电玻璃既可以减少热带地区的强烈太阳光照射,又可以实现光伏发电;还有会呼吸的幕墙,可减少空调系统用能强度。
多层次、多样化的绿色东屿岛有多沁人心脾?可以从琼海市市长傅晟给出的一组数据中找到答案:根据全过程咨询团队对碳减排的测算结果,以2019年为基准年,测算的现状二氧化碳排放量是1.22万吨,开展示范区建设以后,排放量大幅降到了470吨,整体减碳效果显著,实现了近零碳运行。
这里的“绿”很现代细观东屿岛,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以另一种形式展现。
2022年以来,住建部与海南省共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
也是从那一年起,“绿色办会”成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又一亮点。
到了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新闻中心戴上了“遮阳帽”,一排排光伏板排列整齐,整个建筑可做到发电供给自足;会场外,一个个造型独特的花朵风机不停转动,产生的清洁能源,被源源不断输送到能源系统内……“绿色办会”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再看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能源系统已实现全电气化。
整个东屿岛上的厨房都已经进行电气化改造,炊事设备全部采用“绿电”,一天就能减少7.5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内的花朵风机。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餐后闲余,与会嘉宾可到论坛广场逛逛。
广场的地板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8厘米厚通体硅砂砖铺砌而成,初期可对雨水进行过滤、渗透和净化,末端还设计了硅砂蜂巢雨水调蓄池,可以利用仿生技术模仿人体的肾脏功能,实现雨水资源利用的“低能耗、减碳排、自净化、长保鲜”。
品尝一根无人驾驶车辆售卖的冰淇淋;挥手即开的垃圾桶;种满绿植的客房阳台……与会嘉宾还可通过在东屿岛上的绿色低碳出行、入住、娱乐,参与绿色低碳回收行动,获得积累碳币,用于在岛上兑换咖啡、下午茶、温泉票等。
论坛年会的“绿色办会”,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现代“绿色生活”。
这里的“绿”热度高绿色,也是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热词。
从论坛2008年年会主题“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论坛2010年年会主题“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到论坛2024年年会议程“加速迈向零碳电力”“绿色发展:点亮城市和乡村的未来”等,关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讨论,热度越来越高,思考越来越深。
而绿色,在博鳌,又不只是热词。
以此次年会关注的“零碳电力”为例,目前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已全面实现“绿电”供应,全年可以生产“绿电”约3200万度,既能够满足示范区每年约1700万度的用电需求,还可以剩余接近一半的“绿电”进行上网,预计每年可以储备约7720吨负碳。
“绿电”从何而来?来自于东屿岛上的阳光和海风。
俯瞰博鳌东屿岛的近零碳示范区。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建设最大化利用当地的风、光、热资源,通过屋面太阳能光伏板、外墙光伏百叶、光伏地砖、花朵风机、光储直柔系统等进行光能、风能发电和储能,使建筑所需能源达到自给自足。
可以简单理解为,今年论坛年会的“绿电”供应,依靠“晒日光浴、吹着海风”即可完成。
从博鳌的花朵风机到东方的风轮叶片,海南关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越发坚实。
海南通过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岛和清洁能源汽车推广等标志性工程,既引领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发展转型,也带动风电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新兴产业在海南从无到有、蓬勃发展。
海南坚持“向绿图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着力建设生态一流、绿色低碳的自由贸易港,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
“博鳌时间”已开启,让我们探一探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看一看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技术和实践,品一品绿色博鳌、绿色海南、绿色中国。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