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什么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呢,简单来说它是下辖于我国工信部的一所专管国内烟草产业供销等事务的国家局。
我国于1981年便开始实行烟草国家专营政策,1983年又发布了“烟草专卖条例”,一年后,也就是1984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成立。
此后数年间我国烟草专卖法愈发完善,而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职责范围也越加全面。
其次,国家烟草局肩负哪些职责呢?简单来说有以下四点:其一,负责策划及拟定整个国家烟草行业的各种发展战略,对产业及市场进行规划布局;其二,依照相关法律,对烟草行业及市场进行监管把控,发现违规案件也是由烟草专卖局进行查处;其三,组织烟草生产工作,计划及实施相关体制改革、减害降焦等任务,培养具有优质竞争力的烟草企业;最后一点,制定和把控烟草制品的政策及价格,以及相关行业内劳务人员的管理。
综上所述,国家烟草专卖局就是我国对烟草行业实行垂直、统一领导的主要媒介,从行政划属上看,烟草专卖局是国务院所设立的国家局。
如前边儿提到,它隶属于工信部,其行政级别为副部级,而烟草专卖局的局长也是副部级干部,副局长则为正厅级规格。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我国特殊国情及企业背景形势下,国家烟草专卖局又是一所“政企合一”的特殊国有机构,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国家烟草专卖局是由国务院设立、工信部管理及领导的国家局,属于副部级规格,那为什么又说它同时也具备企业性质呢?这就要提到另一个我们很熟悉的机构“中国烟草总公司”了!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的时间要比烟草专卖局更早,在我国开始对烟草实行国家专营的第二年就已经成立了,也就是1982年。
从名义及象征意义上来说,中国烟草总公司和国家烟草专卖局是分别独立的两所机构,而烟草总公司也是副部级,属于一家全国性质的,商贸及农工于一体的经济实体。
也就是由中央直属管理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它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也是国家副部级干部。
那这和烟草专卖局的企业性有什么关系呢?接着看哟,很简单,虽然这两所机构在名义上是独立的,但实则二者却是由一个领导班子管理和运营的。
简单来说就是一套机构挂了两块牌儿,这便是国家烟草专卖局之所以为“政企合一”的关键因素。
那说到这儿问题来了,既然国家烟草专卖局和中国烟草总公司实际意义上是同一个机构,那为什么还要在名义上进行区分呢?干脆直接合并,完全采用同一套体系来运行和管理,不是更方便领导么?然而,这个想法却大错特错了!首先咱们要明确一点,央企央企,虽说是由中央直接管理,具有国有性质和行政属性的企业,但无论如何它的主要性质还是企业,要以盈利为最终目的。
站在这个属性上的中国烟草总公司,自然更多的是肩负着针对全国烟草行业的经营管理层面的事宜,产供销、人财物及内外贸等等。
如何盈利和把控市场才是作为企业性质的烟草总公司要干的事儿。
那国家烟草专卖局呢,当然就如前边儿提到的,主要侧重于对我国整个烟草行业进行系统全面的行政管理,这其中就包括各种规章、政策的制定,和对市场行业的监管。
由此可见,两所机构虽为一套体系但分而治之是很有必要的,职责范围划分明确,才不会模糊“政企”间的合理界线,让整个管理系统都清晰明确。
国家烟草专卖局属于副部级规格,是工信部管理及领导的国家局,那你知道我国为什么要对烟草行业及市场进行专管专控、专卖专营吗?接着看哟,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个原因很显然,烟草本身就是一种对人身健康有危害的产品。
相关烟草制品里的焦质物及尼古丁都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正因为烟草中含有这一系列化学成分,也极其容易令使用者形成难以戒断的成瘾性。
但又由于烟草的特殊商品属性,国家不可能完全将其掐灭禁止,那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个特殊的行业及市场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对产品进行严格的管控和监督,使其达到符合国家标准的品质,杜绝私人制造这样无法保证品质,更加损害人体健康的情况发生。
这是国家对烟草进行专卖专营的第一个原因。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烟草市场所带来的暴利实在惊人!我国烟草行业规模有多大呢?直接拿数据说事儿,在全国每个省都有省辖的烟草公司和专卖局,我国相关烟草企业超过160家,在境外还投资设立了30多个卷烟厂和配套企业,全国范围内从事烟草行业的企业职工已超50万人。
而早在2010年,我国烟草总公司的全年净利润就超过了1177亿人民币,平均每天都能入账3.2亿元,盈利额自此超过了中行。
2022年全国烟草行业更是实现了财政总额14416亿元的惊人数字,2023年更是达到了15027亿元,创历史新高。
如此大的暴利,如果国家不将其紧攥在手,放在社会上任何一个环节,但凡被有心之人利用都容易酿成严重的损失和后果,这才是国家对烟草实行专卖专营、专管专控的最大原因!